互联网医药

搜索文档
1药网上涨5.02%,报7.278美元/股,总市值6308.25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7-01 00:24
股价表现 - 7月1日盘中上涨5.02%,报7.278美元/股,成交8.69万美元,总市值6308.25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总额144.01亿人民币,同比减少3.66%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474.3万人民币,同比增长83.51% [1] 公司背景 - 公司是111集团的境外控股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的领军企业 [2] - 致力于用数字科技连接患者和药品及医疗服务,打造中国最大的医药健康平台 [2] - 2018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YI",是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赴美上市第一股 [2] 业务模式 - 基于互联网科技、智能供应链、全渠道药品商业化、云服务优势,与药企、药品流通商、保险企业等合作 [2] - 采用S2B2C模式,为B端的药店、医生赋能,从而更好地服务用户 [2] - 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医药健康产业价值链,实现需求和供给高效匹配 [2] 业务板块 - 旗下拥有B2C医药平台"1药网"、互联网医院"1诊"、B2B医药平台"1药城" [2] - 实现B端和C端、线上和线下、自营和平台、医+药+保险的融合发展 [2] 重要事件 - 预计6月19日披露2025财年一季报 [2]
阿里健康(00241):受益医药电商稳健增长趋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8 21: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考虑公司较为乐观的增长前景,给予公司 FY26 36x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 5.91 港币 [5][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互联网医疗进入稳健发展阶段,线上医药零售渗透趋势或将加速,医药 B2C 电商平台市场空间拓展将拉动公司业绩增长 [1] - 医药电商平台并表广告营销资产后形成协同效应,背靠阿里集团获优质资产注入提升价值 [6] - 医药自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布局向医药零售上游延伸 [6] - 基于阿里集团 AI 能力积极探索 AI+医药布局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阿里健康:平台+自营稳步增长,母公司多次注入优质资产 - 公司业务分为医药自营、医药电商平台、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2025 财年医药自营业务营收占比 85.4%,电商平台业务占比 11.7% [17] - 阿里巴巴集团多次注入优质资产,持股比例超 63%,提升公司价值 [20][24] 医药电商:行业稳健增长,公司盈利质量持续改善 行业:政策陆续放宽、线上化购药趋势仍在 - 行业政策推动线上医保渗透率提升,互联网医疗市场中长期将稳步增长 [27] - 医药电商核心品类渗透率稳步提升,营养保健品和家用医疗器械线上渗透率持续爬坡,药品线上零售渗透率低但增速将加快 [30] 阿里健康:自营+平台业务盈利能力均有望持续改善 - 医药电商平台业务 GMV 及用户 ARPU 稳健增长,2025 财年营收 35.9 亿,同比+54.0%,平台运营与广告业务协同效应强 [31] - 医药自营业务盈利能力改善,2025 财年营收 261 亿,同比+10.0%,业务从重规模转向重盈利质量 [32][40] - 电商平台业务收购广告资产后协同效应拉动增长,预计 2025 - 2026 年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长 [36] - 医药自营业务向医药零售上游延伸,与多家药企合作,有望提升在药品零售环节价值链中的占比 [43] 竞争格局:竞争有望趋缓,B2C 和 O2O 形成分野 - 2025 年互联网医疗电商竞争或趋于平缓,O2O 即时零售在药品领域增长但品类受限,短视频直播电商与 B2C 平台竞争强度趋缓 [45] - 与京东健康相比,阿里健康依托第三方物流,背靠淘天平台流量有优势,更倾向培育电商平台 3P 业务 [49] 创新业务:布局云医院及云基建,增长空间广阔 - 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虽 2025 财年营收约 8.9 亿、同比略有下滑,但后续增长空间大 [52] - 云医院业务核心小鹿中医已形成规模,依托母公司流量平台入口低成本拓客 [52] - 追溯码业务远期有望带来十亿级营收,目前对公司创新业务贡献有限 [55] - AI 对公司业务影响包括日常运营提效和独立 AI 应用,辅助诊疗工具落地需较长时间 [58] 财务梳理:从高速增长到保持稳健,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 2018 - 2021 财年依托阿里生态流量抢占医药电商线上化红利,2022 - 2025 财年增速换挡,从重规模转向重盈利 [60] - 2021 财年净利润转正,2022 年受竞争影响亏损,2023 年后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63] - 三项费用率在规模效应下稳中有降,履约费用率后续仍有下降空间 [66] 股价复盘及盈利预测 股价复盘:从医保政策、行业竞争、疫情扰动,到业绩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 2020 至 2021 年上半年股价因疫情和政策利好上涨,2021 年下半年后因竞争和监管股价及估值下修 [71] - 2022 年后消化高估值,2023 年注入优质资产后扭亏为盈,2024 - 2025 财年盈利能力提升,股价回暖 [71] 盈利预测 - 预计医药电商平台业务 FY26 - 28 保持 10%以上 3 年营收 CAGR,自营业务保持 8%以上 3 年营收 CAGR,数字化服务业务营收增速稳定 [74] - 预计履约费用率下降,销售、研发、管理费用率稳定,给予公司 FY26 36x PE 估值,对应目标股价 5.91 港币 [78][79]
1药网上涨2.28%,报7.62美元/股,总市值6604.41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6-27 22:03
6月27日,1药网(YI)盘中上涨2.28%,截至21:42,报7.62美元/股,成交3809.0美元,总市值6604.41万美 元。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1药网收入总额144.01亿人民币,同比减少3.66%;归母净利 润-6474.3万人民币,同比增长83.51%。 大事提醒: 1药网旗下拥有:B2C医药平台"1药网"、互联网医院"1诊",B2B医药平台"1药城",通过创新的S2B2C的模 式,全面实现B端和C端、线上和线下、自营和平台、医+药+保险的融合发展。2018年,1药网成功登陆美 国纳斯达克,股票代码"YI",成为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赴美上市第一股。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 6月19日,1药网将披露2025财年一季报(数据来源于纳斯达克官网,预计披露日期为美国当地时间,实 际披露日期以公司公告为准)。 资料显示,1药网公司是111集团的境外控股公司。1药网由于刚和刘峻岭于2010年创建,是中国互联网医 药健康的领军企业,致力于用数字科技将患者和药品及医疗服务有机连接,打造中国最大的医药健康平 台。 1药网基于在互联网科技、智能供应链、全渠道药品商业化、云服务方面建立的 ...
1药网上涨8.11%,报8.0美元/股,总市值6933.95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6-12 21:43
股价表现 - 6月12日公司开盘上涨8 11% 报8 0美元/股 成交1992 0美元 总市值6933 95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总额144 01亿人民币 同比减少3 66%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6474 3万人民币 同比增长83 51% [1] 公司背景 - 公司为111集团境外控股实体 2010年由于刚和刘峻岭创立 是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领域领军企业 [2] - 商业模式通过数字科技连接患者与医药服务 采用S2B2C模式整合B端药店/医生资源服务C端用户 [2] - 核心业务板块包括B2C平台"1药网"、互联网医院"1诊"、B2B平台"1药城" 实现线上线下+医+药+保险融合 [2] 行业地位 - 2018年作为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首股登陆纳斯达克(代码YI) [2] - 通过智能供应链/云服务等技术重构医药产业价值链 提升供需匹配效率 [2] 近期事项 - 预计6月12日披露2025财年一季报(实际以公告为准) [2]
1药网下跌2.17%,报7.67美元/股,总市值6647.92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5-19 21:48
股价表现 - 5月19日公司开盘下跌2.17%至7.67美元/股,成交4655美元,总市值6647.92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144.01亿人民币同比减少3.66%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474.3万人民币但同比大幅增长83.51% [1] - 预计5月22日披露2025财年一季报 [2] 公司背景 - 公司为111集团境外控股实体,2010年由于刚和刘峻岭创立 [2] - 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行业领军企业 [2] - 2018年成为首家赴美上市的互联网医药健康中概股(纳斯达克代码YI) [2] 商业模式 - 采用S2B2C模式整合B端与C端资源 [2] - 业务涵盖B2C医药平台"1药网"、互联网医院"1诊"、B2B平台"1药城" [2] - 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医药产业价值链 [2] - 实现线上线下、自营平台、医+药+保险的融合发展 [2] 技术能力 - 在互联网科技、智能供应链、全渠道商业化、云服务领域建立优势 [2] - 与药企、流通商、保险企业共建供应链服务平台 [2]
1药网上涨3.15%,报7.85美元/股,总市值6803.94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5-15 22:30
股价表现 - 5月15日盘中上涨3 15%至7 85美元/股 成交额9195美元 总市值6803 94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144 01亿人民币 同比减少3 66% [1] - 归母净利润-6474 3万人民币 同比改善83 51% [1] 公司背景 - 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领军企业 2010年由于刚和刘峻岭创立 [2] - 采用S2B2C模式连接医药供应链 服务B端药店和医生 最终触达C端用户 [2] - 2018年纳斯达克上市 代码"YI" 系行业首家赴美上市企业 [2] 业务布局 - 核心平台包括B2C医药平台"1药网" 互联网医院"1诊" B2B平台"1药城" [2] - 整合线上线下资源 实现"医+药+保险"生态闭环 [2] - 通过数字化重构医药价值链 提升供需匹配效率 [2] 近期事项 - 预计5月22日披露2025财年一季报 [2]
即时零售大战前传:互联网健康的十年“三国杀”
华尔街见闻· 2025-05-10 19:47
以下文章来源于信风TradeWind ,作者郑敏芳 信风TradeWind . 关注资本市场的趋势与发展 作者郑敏芳 编辑松壑 10年前的2015年6月,美团在APP客户端在外卖板块悄然上线了"药品"模块,成为了"万物皆可外卖"之路的进一步延伸。 相近的时间,京东依托平台开始建设自营药房,正式将B2C的版图伸向了医药零售领域。 次年,阿里将天猫旗下医药业务整合至阿里健康(0241.HK),开始吹响了"互联网+健康"的号角。 彼时无人能够料想,起初仅基于固有业态横向扩充品类的动作,最终会在此后十年里不断发生交织与冲突。 尤其在2020年之后,线上即时购药需求的升温,最终让三家大厂原本各具特色的业务,最终汇入了同一条河流搏杀。 今天O2O带给健康版块的想象力,远不止于即时零售在配送效率维度的提升,更关键是许多体外诊断(IVD)为代表的医疗服务的线上化在加速渗透。 阿里、京东和美团漫长的拉锯攻防 ,不但构筑了当今互联网健康的江湖格局,更深刻影响了国内医疗医药行业的版图。 大厂们的健康业务如何崛起,又怎样杀入彼此所擅长的领地, 这场横跨十年的暗中角逐 ,或许正是今日即时零售大战在垂直领域的一幕镜像。 主业外延 201 ...
1药网上涨2.86%,报7.694美元/股,总市值6668.55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5-08 21:47
股价表现 - 5月8日开盘上涨2.86%,报7.694美元/股,成交3946.0美元,总市值6668.55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总额144.01亿人民币,同比减少3.66%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474.3万人民币,同比增长83.51% [1] 公司背景 - 公司是111集团的境外控股公司,由于刚和刘峻岭于2010年创建 [2] - 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领军企业,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医药健康平台 [2] - 2018年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YI",是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赴美上市第一股 [2] 业务模式 - 采用S2B2C模式,连接患者与药品及医疗服务 [2] - 业务涵盖互联网科技、智能供应链、全渠道药品商业化、云服务 [2] - 旗下拥有B2C平台"1药网"、互联网医院"1诊"、B2B平台"1药城" [2] 未来事件 - 预计5月22日披露2025财年一季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