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生物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华东师范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揭开真核生物起源之谜
生物世界· 2025-05-08 11:50
阿斯加德古菌的发现与研究进展 - 2015年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团队在Nature发表论文,发现全新古菌——洛基古菌(Lokiarchaeota),并解析其DNA序列[2] - 后续发现索尔古菌(Thorarchaeota)、奥丁古菌(Odinarchaeota)、海姆达尔古菌(Heimdallarchaeota)等,统称为阿斯加德古菌[2] - 这些发现重新引发关于生命域分类(细菌域/古菌域/真核域)和真核生命起源的学术争论[2] 真核生物起源的关键研究 - 2025年华东师范大学团队在Nature发表研究,将真核生物起源精确定位为海姆达尔纲的姐妹类群,起源时间约27.2亿年前[3] - 研究生成223个新阿斯加德古菌基因组,构建包含411个基因组的数据集,鉴定出16个新属级或更高级别谱系[6] - 通过系统基因组学方法,以高置信度将真核生物定位到海姆达尔纲之外,表明其在海姆达尔纲分化前就已进化[7] - 发现涅尔德古菌基因组具有嵌合性质,由阿斯加德古菌和TACK古菌序列共同组成[8] 阿斯加德古菌的系统发育扩展 - 2021年深圳大学团队在Nature发表研究,将阿斯加德古菌从6个门扩展到12个门,新增悟空古菌(Wukongarchaeota)[12] - 对162个完整/近完整基因组比较分析,包含75个新组装的宏基因组[12] - 推断阿斯加德古菌和真核生物最后共同祖先出现在27.2亿年前,可能是厌氧产乙酸古菌[11] 微管蛋白的重大发现 - 2025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团队在Cell发表研究,首次在阿斯加德古菌中发现能形成微管纤维的异源二聚体微管蛋白[14][15] - 这一发现改写了"微管结构是真核生物独家专利"的传统认知,为真核生物起源提供决定性证据[15] 研究假说支持 - 研究结果支持真核生物的氢起源假说,即真核生物起源于依赖氢气的古菌宿主与产氢气原线粒体的融合[9]
颜宁有新职
券商中国· 2025-03-11 14:48
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 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 [1] -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谭天伟 副主任包括朱永官、颜宁、黄和、张友明 另有9名参会委员 [1] - 颜宁已获任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 -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正式开放运行 是我国最早布局的微生物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 2025年实验室通过重组 组建为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进入新发展阶段 [2] 颜宁个人背景 - 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章丘 2007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 - 2022年归国创办深圳医学科学院 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 - 2024年2月28日 颜宁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