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调查

搜索文档
上海首次公布生物多样性“家底”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21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2日 12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本报上海9月11日电 (记者田泓)9月10日,"灵动的国际大都市·诗和远方——上海市首次生物多样性调 查阶段成果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出,全面呈现上海首次生物多样性"摸家底"的阶段成果,包括2个新 物种、149个新记录种。 2023年12月,上海启动首次全面生物多样性调查,以全面掌握上海生物多样性现状,为生物多样性保 护、监管和决策提供支撑。此次调查由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共同组织,统 筹上海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公众等各方力量,参与人员累计超过5000人次。上海市16个区全面开 展了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调查,物种多样性调查陆续记录到各类保护物种、新物种和新记录种。 生态系统多样性遥感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以城镇、农田、森林及湿地四大生态系统为主体。据统计, 上海有记录的野生哺乳动物共44种、有记录的大型底栖动物共83种、有记录的鱼类共330种。目前,上 海鸟类记录为53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9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93种,比2015年上海鸟类记录的 463种多了71种。 ...
苏州工业园区“三湖”生物多样性春季专项调查启动
扬子晚报网· 2025-05-15 12:45
生物多样性调查启动 - 苏州工业园区于5月14日启动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的春季生物多样性专项调查 覆盖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鱼类和鸟类类群 [1][2] - 调查采用索伯网、采泥器和水草耙等工具采集样本 包括底泥冲洗、称重记录及样本封存等标准化流程 [1] - 此为园区首次在"三湖"开展全域专项调查与评估 旨在补充生态环境数据并为水生态系统性分析提供基础 [2] 阳澄湖生态现状 - 阳澄湖沉水植物种类丰富 包括苦草、荇菜、金鱼藻、菹草等优势种 形成"水下森林"生态景观 [1] - 调查发现穗状狐尾藻茎秆长度达3米多 为吸收阳光而显著生长 [1] - 春末夏初调查期间鱼类资源丰富 短时间内即发现多条昂刺鱼和鳜鱼 [2] 生态价值与后续行动 - 生物多样性具生态服务价值、经济利用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 调查结果将用于后续水生态关联性分析 [2] - 调查范围涵盖阳澄湖退养区、省考断面及水源地周边 采用双体船等设备进行多点位同步采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