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

搜索文档
用益生菌守护国民健康:均瑶健康,以科学精神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新华网· 2025-08-12 14:01
益生菌行业趋势 - 健康消费需求迅速增长,消费者愈发关注能够促进身体健康的产品[1] - 益生菌从陌生词变为高频词,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维护健康防线的选择[1] - 益生菌作为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能对身体起到有益健康的作用[1] 公司发展历程 - 1994年均瑶乳业成立,2011年研发成功常温乳酸菌饮品"味动力"[2] - 2020年登陆A股资本市场,成为常温乳酸菌第一股[2] - 2021年提出"二次创业",聚焦益生菌全产业链创新,收购润盈生物[4] - 目前菌株及产品已销往70多个国家,为上千家客户打造益生菌产品[4] 研发与技术优势 - 拥有400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性益生菌菌株资源[6] - 发表100+科研论文,拥有70+独家专利[6] - 与国内外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战略合作[6] - 首创"六钻菌株"标准,包含功效、验证、工艺、活性、安全、纯净六大维度[7] 产品创新与临床验证 - 提出"基石菌团COMMON CORE"概念,研究复合菌株协同效应[9] - 副干酪乳酪杆菌LPc-G110在1%和5%浓度下可降低牙龈、口腔炎症因子水平[11] - 植物乳植杆菌Lp-G18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增加根除率并减少不良反应[14] - 植物乳植杆菌Lp-G18在肾病综合症、代谢疾病、肥胖等方面显示出积极效果[14] 产品矩阵与市场策略 - 推出多种健康功能方向的益生菌应用解决方案[15] - 架构均瑶健康、味动力、体轻松、每日博士4个子品牌矩阵[15] - 形成从菌株研发到原料生产、品牌建构及全渠道运营的全产业链布局[15] - 益生菌需要6至8个月时间周期才能稳定发挥作用[16]
科拓生物20250806
2025-08-06 22:45
科拓生物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公司业务结构与发展趋势** - 主营业务包括复配食品添加剂和益生菌两大板块 复配食品添加剂主要为蒙牛常温酸奶提供增稠剂 曾占营收60% 现萎缩至10%且增速稳定[3] - 益生菌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分为人用和动植物用益生菌 人用益生菌占比更高且增速更快 年均增速超20%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3] - 2025年预计营收4.4亿元 增速45% 增长主要来自食用益生菌和动植物微生物制剂[4][22] - 下半年新产能投产后满负荷运行可贡献5-8亿元营收增量[4][17] **2 益生菌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国内益生菌市场规模接近千亿 过去几年增速约20% 2025年减肥功效营销推动行业增长[2][5] - 国外品牌主导市场 美国杜占50%份额 国产品牌仅占10%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2][6][11] - 贸易战等地缘因素增加国产原材料需求 利好科拓等龙头企业[6][14] - 行业壁垒高 包括研发、生产技术和知识产权壁垒[12] **3 科拓核心竞争力** - 技术壁垒:拥有3.2万株乳酸菌资源库 完成2万株基因组测序 建立全球最大乳酸菌种资源库[15] - 临床验证体系扎实 功能维度和实验室深度国内领先[9][15] - 生产端高得率和稳定性 产品质价比高 价格仅为进口产品80%[9][15] - 多样化业务模式:直接销售菌粉、ODM/OEM定制、自有品牌[4][16][19] - 资本优势:上市公司地位助力市场份额扩展[17] **4 近期股价上涨驱动因素** - 益生菌行业因减肥功效营销快速增长 持股7%的乌卡实验室2025年收入预计达10亿元(2024年为3亿元)[2][7] - 创新药进展:参股公司深圳君拓的国金胶囊联合PD-1抑制剂获美国临床研究批准[7][9] **5 未来发展计划与预期** - 产能扩张:新产能贡献5-8亿元营收增量[4][17][20] - 加强C端布局:推出新品如"可可贡" 预计全年营收10亿元[23][24] - 国际市场开拓:把握科汉森退出俄罗斯市场机遇 与达能合作[17][20] - 新产品开发:动植物微生态制剂、生物肥等 农业领域产品预计贡献数千万元收入[17][21] - 未来三年增长核心仍为食用益生菌[22] **6 其他重要信息** - 核心客户集中度高但无单一客户超30% 包括云南白药、蒙牛、光明等[15] - 自有品牌"益适优"通过线上及美容院渠道销售[19] - 国产替代趋势下 科拓不断替代美国杜邦和科汉森市场份额[23]
临床循证为基,微康益生菌BLa80开启婴幼儿健康新篇章
中国食品网· 2025-07-24 11:24
行业发展趋势 - 益生菌行业发展越来越倚重临床循证作为支撑,严格的临床研究成为评价菌株功效与安全性的关键指标 [1] - 市场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概念宣称,而是要求基于特定人群(尤其是婴幼儿等敏感群体)的高质量临床数据支持 [1] - 益生菌研究的核心焦点已从宽泛的菌种层面,聚焦转向特定菌株功能的精准验证 [8] 微康益生菌BLa80的核心价值 - BLa80是中国大陆第一株被列入《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的菌株,同时获得self-affirmed GRAS和FDA GRAS双重认证 [2] - BLa80分离自中国四川高原牧区健康母乳,构建了完整的科学证据体系 [2] - 围绕BLa80已开展20余项临床试验,纳入2500多名受试者,其中包括1100多名婴童,覆盖婴幼儿成长的整个周期 [5] BLa80的临床研究效果 - 研究证实BLa80在婴幼儿群体中具有良好安全性,能有效改善腹泻症状、降低过敏发生率、缓解湿疹及胃肠道不适 [5] - BLa80能优化肠道菌群结构、增强免疫功能并促进营养吸收 [5] 行业影响与意义 - BLa80的获批为我国婴幼儿健康产品开发提供了经过充分科学验证的本土优质益生菌原料选择 [2] - 显著推动了国产益生菌产业的升级,有助于减少对进口菌种的依赖 [2] - 以临床循证为创新支撑、以本土资源满足健康需求的发展模式将持续推动国产益生菌产业的质量提升与技术进步 [8]
GOLDGUT-M520定义肠道修护新标杆,国产菌株迎来黄金时代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21 19:07
核心观点 - 公司推出首株修护4层肠屏障的专利源护菌GOLDGUT-M520,重塑从"暂时缓解"到"系统重建"的黄金肠道健康体系 [6] - 中国益生菌行业进入"系统护肠"时代,传统益生菌产品仅能局部修补单一问题,无法实现系统重建 [8] - 肠道健康本质在于生物、化学、机械、免疫四重屏障协同守护,GOLDGUT-M520实现四维屏障同步修护 [9][11] - 公司通过453份母乳样本采集和严苛筛选,研发出具有跨生命周期价值的母乳源益生菌GOLDGUT-M520 [16][17][18] - 小蓝瓶益生菌从1.0到4.0的迭代史展现公司自主研发实力,GOLDGUT-M520打破主流菌株依赖进口局面 [23][24] - 公司全网销售量达6亿瓶,获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为中国益生菌销售额第一品牌 [24] 四维屏障修护的科学革命 - 中国近九成人群受肠道困扰,传统益生菌仅能局部修补无法系统重建 [8] - 肠道健康核心在于生物、化学、机械、免疫四重屏障协同守护 [9] - GOLDGUT-M520独创"1修2补3加速"进阶体系,提供系统化肠道养护方案 [11] - 该菌株在机械屏障提升细胞紧密度1.84倍,免疫屏障激活防御系统2.62倍 [12] - 生物屏障提升好菌竞争优势1.2倍,化学屏障刺激黏蛋白分泌增加1.77倍 [12] - 四重屏障协同修护形成正向循环,加速肠道从受损到黄金状态重建 [12] 攻坚之路——母乳源益生菌研发 - 科研团队采集453份健康母亲乳汁样本,覆盖中国南北不同膳食结构地区 [17] - 从上千株乳酸菌中筛选,通过胃酸胆盐考验和基因体检,最终选出GOLDGUT-M520 [18] - 该菌株通过"北菌南验"验证普适性,在海南开展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19][20] - 研究显示菌株显著提升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表达 [18] - 动物实验证实其对炎症性肠病、功能性便秘、过敏性鼻炎等多场景改善作用 [18] 小蓝瓶益生菌迭代历程 - 2019年切入健康营养领域,2020年推出小蓝瓶益生菌1.0版本 [23] - 2022年升级至2.0版本,优化配方并加入水苏糖 [23] - 2023年推出3.0版本,引入专利菌株Bi-07,精选6大"高活尖子菌" [23] - 2025年革命性4.0版本搭载GOLDGUT-M520,实现四维屏障同步修护 [24] - 该菌株收录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打破主流菌株依赖进口局面 [24]
从“概念营销”到“临床为王”:益生菌信任经济的破局密码与产业升级路径
中国食品网· 2025-07-18 17:31
益生菌行业临床验证的重要性 - 临床验证是解决消费者"功效焦虑"的核心手段,通过严格人体试验评估菌株安全性和功效性,直接回答"是否有效"与"为何有效"两大问题 [1] - 与实验室数据或体外研究相比,临床试验以真实人体反应为基准,消除"理论有效,实际无用"的疑虑 [1] - 临床验证的权威性直接转化为消费者购买决策力,国际品牌如Culturelle的LGG菌株凭借300余项临床研究长期稳居全球销量榜首 [1] 临床验证的市场价值案例 - 雀巢生命花园通过LGG菌株改善肠道功能的临床数据,打造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大单品 [1] - 合生元小蓝帽儿童益生菌因搭载22项临床实证,连续5年位列电商平台品类前三(来源:天猫健康数据) [1] - 微康益生菌的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11基于5项临床研究、5篇SCI论文及8项发明专利,活菌规格达6000亿AFU/g,灭活菌突破10000亿TFU/g行业高标准 [4] 益生菌企业的科研与产业化实践 - 微康益生菌通过全基因组测序(WGS)与流式细胞计数技术实现菌株纯度与活性的精准控制 [4] - 微康获得美国FDA-GRAS认证,以200吨年产能为代谢健康领域提供高活性、可溯源解决方案 [4] - 微康建立"菌株筛选—临床验证—产业化应用"闭环链路,确保菌株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周期可控 [4] 临床验证的未来趋势 - 临床验证是科学与市场的对话,消费者用"数据"投票,企业需以严谨科研回应以赢得长期信任 [8] - 抓住临床验证窗口期可提升市场占有率,并在全球益生菌行业话语权争夺中占据优势 [8] - "用数据讲故事"的能力将成为品牌脱颖而出的关键,需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价值 [8]
解密国家专利猛涨菌UP-1!中国儿童身高干预进入益生菌时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8 12:23
中国儿童身高问题现状 - 中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3—15岁需干预的矮小孩子约有800万,且每年新增16万人 [1] - 全国10岁以内儿童约1.47亿人,低于P10生长标准的儿童超过2000万人,农村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达5.8% [1] - 90%矮小儿童存在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影响2000多万个家庭 [1] - 矮小症救治率仅1%,大部分患儿错过生长发育黄金窗口期 [1] 儿童身高管理市场分析 - 2025年儿童营养+增高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0亿元,身高管理产品市场规模超百亿,但专业化产品缺口达60% [2] - 市面长高产品效果参差不齐,部分可能对骨龄偏大儿童适得其反 [2] - 家长偏好海淘产品但存在价格高、安全性及体质适配性风险 [2] - 生长激素注射疗法存在副作用且单疗程费用高达数十万元 [2] - 年轻家长倾向选择科学、安全、温和的国产助长产品 [2] 益生菌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发酵粘液乳杆菌UP-1通过肠-脑-骨轴激活GH-IGF-1生长轴,提升IGFBP3、GH和IGF-1水平促进骨骼发育 [8] - 专利菌株UP-1与四大明星菌株复配形成益适优NICE GROW益生菌油滴液,活菌总量≥5000亿(UP-1占比≥4000亿) [8] - 产品实现"一长二强三防"三维成长体系,覆盖骨骼发育、营养吸收及情绪调节 [9] - 自有工厂降低成本,定位高性价比国产长高益生菌 [8] 科研背景与产业支撑 - 张和平团队建成全球最大乳酸菌种质资源库,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4] - 科拓生物为益生菌行业龙头,长期服务飞鹤、蒙牛等头部品牌,累计提供9774株菌种 [11] - 益适优为科拓生物嫡系品牌,依托上市公司研发与供应链优势 [11]
倍加洁: 倍加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7:15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倍加洁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增长21.78%,其中海外业务营收7.84亿元,占比60.35% [2] - 海外业务毛利率为25.44%,较国内高出4.81个百分点 [2] - 公司合并善恩康后新增益生菌产品业务,2024年益生菌收入5565.95万元 [6] 客户与销售情况 - 薇美姿子公司为国内主要客户,2024年销售收入7564.56万元,应收账款余额3900.30万元 [3] - 海外前三大客户2024年销售收入合计27921.94万元,占海外收入57.59% [3] - 国内销售以口腔护理产品为主,手动牙刷收入4.83亿元,占口腔护理产品收入57.28% [8] 行业与市场分析 - 2024年中国口腔护理市场规模495.5亿元,同比增长0.8%,预计2029年达551.6亿元 [13] - 中国湿巾市场规模129.2亿元,同比增长4.3%,预计2029年达164.5亿元 [13] - 益生菌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1188.47亿元,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11.76% [13] 并购与商誉减值 - 收购善恩康形成商誉9101.28万元,2024年计提减值3962万元 [14] - 善恩康2024年扣非净利润-90.26万元,未完成1200万元业绩承诺 [14] - 减值测试显示资产组可收回金额19,804万元,低于账面价值26,737.19万元 [17] 关联方交易与投资 - 对薇美姿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7.11亿元,2024年计提减值1.38亿元 [22] - 薇美姿2024年净利润3296.04万元,同比下降79.91% [25] - 薇美姿销售费用率从2023年44.5%升至2024年55.23% [27]
赛哺高:“儿童成长益生菌行业领先品牌”是怎么炼成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0 10:48
儿童益生菌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儿童益生菌市场规模达420.47亿元,预计2028年增长至509.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94% [1] - 产品形态多样化,包括软糖、粉末、液体等,满足不同年龄段需求 [1] - 进口品牌受青睐,国产品牌加速研发本土菌株产品以适配中国儿童肠道特点 [1] 赛哺高品牌竞争力 - 获"510中国品牌日"授予的"儿童成长益生菌行业领先品牌"称号 [1][9] - 组建顶尖微生物学和营养学专家团队,专注儿童益生菌配方优化与创新 [3] - 采用OSGA脂封保活技术确保每毫升活菌数超300亿CFU,存活率达肠道 [9] - BL-11益生菌油滴液已服务超10万家庭,复购率持续攀升 [9] 赛哺高BL-11益生菌临床研究成果 - 通过营养代谢、免疫、内分泌三途径促进身高增长:增强钙/VitD吸收、刺激生长激素IGF-1合成、调节骨细胞平衡 [5] - 临床数据显示84%儿童干预3个月后身高增长明显,平均增长2.5厘米,年化增长率超平均水平50% [8] - 国际期刊《Clinical Nutrition》发表研究证实BL-11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显著效果 [8] - 对不同年龄、性别、身高基础儿童均有效,低龄及身高较矮者效果更佳 [5][8] 科研与市场认可 - 天津中医药大学吴崇明博士联合多家医院完成多批次临床研究 [5] - 中国预防医学会吴康敏教授公开分享BL-11干预身材矮小的临床数据 [8] - 第五届"中国品牌日"获官方认证行业地位 [9]
2025年免疫调节益生菌品牌推荐:引领下一代微生态疗法浪潮
头豹研究院· 2025-07-09 20: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年中国免疫调节益生菌市场快速发展,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加强下将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企业会加大产品多样化和消费者教育投入以满足市场需求;本土企业研发和产能提升,有望摆脱进口依赖、降低成本;市场潜在需求大但未完全开发,推出多元产品和加强消费者教育可促终端市场扩张;行业发展面临菌种资源和成本控制挑战,本土省份有望推动本土化产品发展;消费者需求和政策放宽推动产品剂型多样化,促进行业竞争与创新 [4][9][12][28][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背景 - 摘要:近年中国免疫调节益生菌市场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健康关注增加使益生菌产品成焦点,头部企业研发创新推动市场规模扩张和产品竞争力提升,未来市场将在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展,企业会加大产品多样化和消费者教育投入 [4] - 免疫调节益生菌定义: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定义益生菌为摄入足量可使人体健康获益的活性微生物,存在于发酵食品或作为膳食补充剂;其免疫调节功能包括增强黏膜屏障、激活免疫系统和调节细胞信号;中国市场应用的免疫调节益生菌菌种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等 [5] - 市场演变:免疫调节益生菌发展历经萌芽期(17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启动期(20世纪末期)、高速发展期(至2010年)和成熟期,各阶段反映科学认知深化和市场应用扩展 [6][8] 市场现状 - 市场规模:2019 - 2024年中国免疫调节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从20.97亿元增至55.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1.52%;预计2025 - 2029年从128.35亿元增长至219.0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4.30%;关注免疫力提升的消费者是主要购买群体,健康专家和行业人士推广助力市场扩展 [9] - 市场供需:供给上,中国曾依赖海外原料菌粉,近年本土企业加大研发和产能扩张,如科拓生物、倍加洁,生产能力向海外趋同,摆脱进口依赖,降低成本,自有原料产线利好产品定价;需求上,中国居民约八成有潜在免疫调节需求,但2023年电商平台仅2.2%消费者因免疫调节目的购买益生菌产品,居民对免疫健康关注有上升空间,消费者对益生菌接受程度较高,产品在免疫调节方面潜在市场未完全开发,推出多元产品和加强消费者教育可促市场扩张 [10][11][12] 市场竞争 - 市场评估维度:十大代表品牌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核心指标包括核心技术壁垒与研发深度(菌株与原料研发能力、生产工艺先进性)、产品矩阵适配性与场景创新(剂型与体验创新、跨界配方协同性)、科学公信力与生态协同效率(科研信任背书体系、生态协同扩展性) [13][14] - 市场竞争格局:骨骼健康益生菌行业呈现梯队情况,第一梯队有北京同仁堂、i - Health、健合国际、汤臣倍健;第二梯队为华大营养、Garden of Life;第三梯队为深圳精准健康、纽崔莱 [14] - 十大品牌推荐:包括北京同仁堂、精准健康、i - Health、健合集团、赫力昂、Garden of Life、上药信谊、纽崔莱、华大精准营养、汤臣倍健,各品牌在产品研发、技术、渠道等方面有不同优势 [15][16][17][18][20][21][22][23][24][25] 发展趋势 - 益生菌菌种资源的多样性和成本控制是行业关键挑战,本土各省份凭借丰富资源和科研实力,有望推动本土化益生菌产品的发展,降低成本并扩展市场:如广东省微生物资源库收藏超6.5株农业微生物,含200多种潜在免疫调节功能益生菌菌株,超5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与研究,年发表超100篇相关科研论文,有望推出贴合本土消费者产品,降低成本,引领市场扩容 [28] - 消费者需求的多元演变和政策放宽推动益生菌产品剂型多样化分布,政策改革为免疫调节益生菌行业提供新发展空间,促进市场竞争与创新:消费者需求使产品剂型丰富,政策放宽拟增加新食品形态,为行业提供发展空间,吸引厂商进入,推动市场充分竞争,企业通过创新剂型和提升质量争夺市场 [29]
均瑶健康领跑益生菌产业千亿赛道 产品入驻罗森、奥乐齐
全景网· 2025-07-02 09:50
产品与渠道拓展 - 均瑶健康味动力益生菌功能性乳饮品"每日美梦"和"每日睛彩"已覆盖华东地区2700家罗森便利店及上海70家奥乐齐超市,主打"场景化功能性益生菌"概念[1] - 经典乳酸菌饮料、益生菌果汁等产品同步拓展至全国门店,定位家庭消费场景和高性价比[1] - 2025年一季度益生菌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3919%,海外市场增长7743%,渠道升级成为重要驱动力[1] - 电商渠道收入同比激增117333%,孵化"每日博士"、"体轻松"等品牌,新拓展东方购物、拼多多等平台[5][6] 技术创新与新品发布 - 均瑶润盈在HNC健康天然原料展和CPHI制药展推出AKKBG-001™菌株、OralBubble™口香益生菌微泡片等创新产品[1] - "纤美打卡日记礼盒"包含5种益生菌及3大植物提取成分,含专利菌株可激活棕色脂肪[2] - 自主知识产权菌种资源库扩增至4万余株,涵盖益生菌菌粉、发酵剂等功能性产品[2] - 参与制定《食品加工用乳酸菌》行业标准,与江南大学等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2]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458亿元,益生菌业务收入792亿元,2025年一季度该板块同比上涨13919%[3] - 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有望达2000亿元(2028年),企业数量两年内新增1600家至4600家[3] - 海外市场2024年收入8460万元(+2454%),2025年一季度同比大涨7743%,产品销往80多国[7] - 获得全球头部乳业公司A+供应商资质,为亚洲大型益生菌生产基地之一[7] 产业链与战略布局 - 构建"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闭环,整合均瑶润盈形成技术壁垒[2] - 建立"原料-产品-渠道"一体化生态链,签约OLE、开市客等核心客户[5] - 跨境电商平台推进中,受阿里健康5亿元赛道投资计划利好[6][7] - 从传统乳企转型为益生菌科技龙头,功能新品与跨境渠道驱动增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