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仪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离子色谱仪行业概述、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市场规模近40亿元,国产品牌正在快速渗透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6 09:27
离子色谱仪行业发展概况 - 中国离子色谱仪研发始于1983年,由刘开禄团队成功研制首台国产设备,后续在高效阳离子分离柱、五电极式电导检测器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1][16] - 2024年中国离子色谱仪市场规模达39.36亿元,同比增长12.33%,电化学技术应用推动新型抑制器、淋洗液发生器等产品商业化[1][16] - 全球市场规模2023年达29.7亿美元,预计2029年增至37.2亿美元,环境监测与食品安全需求为主要驱动力[14] 技术原理与产业链 - 仪器类型分为离子交换色谱(应用最广)、离子排斥色谱(有机酸分离)及离子对色谱(表面活性剂分离)[3] - 核心系统包括淋洗液系统、色谱泵系统、分离系统等8大模块,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实现高灵敏度分离[5] - 上游为金属/橡胶原材料及色谱柱等零部件,中游为设备制造,下游覆盖环境监测(占比最大)、食品检测等127个领域[7][24] 主要应用领域 - 环境监测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478.25亿元(同比+4.72%),政策驱动下离子色谱仪用于水体/土壤重金属及无机阴离子检测[9] - 食品安全检测规模达169.9亿元(同比+12.13%),用于添加剂、农药残留等分析,健康意识提升加速需求[11]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国内中标项目超600个,总金额3.5亿元,国产品牌数量占比52%但金额占比仅36%,进口品牌仍主导高端市场[18] - 行业CR5达88%,赛默飞、青岛盛瀚、瑞士万通为前三,本土企业青岛盛瀚中标量排名第二,国产替代加速[20][22] 代表企业分析 - 青岛盛瀚:国产龙头,产品覆盖5大系列30余款型号,服务超10000家客户,技术布局扩展至液相色谱/ICP联用[24] - 皖仪科技:2024年实验室分析仪器收入4706.65万元(+0.4%),主打液相/离子色谱仪及质谱联用系统[26] 未来发展趋势 - 小型化便携化:满足野外水质快速检测需求,提升监测效率[28] - 多维技术融合:与液相/气相色谱或质谱联用,增强复杂样品分析能力[29] - 智能化升级:通过自动进样器、AI数据分析软件降低人为误差[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