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酚酮
icon
搜索文档
苯酚产业何以解“内忧”   
中国化工报· 2025-10-09 11:22
政策保护 - 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的进口苯酚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1] - 反倾销政策有助于缓解外部低价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为国内苯酚产业赢得政策保护窗口 [1] - 自2019年实施反倾销以来,苯酚进口依存度已从28.5%下降至2024年的16.8% [3] 产能与供应格局 - 我国苯酚产能近十年复合增长率达13.65%,近五年增速为16.01% [1] - 2023年7套新建装置与1套扩建装置集中投产,推动年度产能增长率飙升至51% [1] - 2025年苯酚总产能预计将突破735万吨,供应增速显著高于需求,市场正转向供过于求格局 [1] 市场价格与盈利状况 - 供过于求导致苯酚价格体系脆弱性增强,产品价格与原料纯苯联动性显著提升 [2] - 今年以来苯酚现货价格一度跌破6500元/吨,创近两年新低 [2] - 即便在传统消费旺季"金九",苯酚价格仅较8月上涨217元/吨,同比跌幅近2000元/吨 [2] - 上半年苯酚平均开工率仅为72%,同比下滑5个百分点,自第二季度起多数生产企业陷入持续亏损 [2] 成本与利润分配 - 原料纯苯因下游苯乙烯、己内酰胺等装置持续扩能,供应缺口预期扩大,价格将保持相对坚挺 [2] - 纯苯产业链利润可能更多向上游集中,进一步挤压苯酚等下游产品的盈利空间 [2] 行业中长期展望 - 政策保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结构性问题,酚酮行业将经历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 - 行业调整过程可能伴随部分中小产能退出、兼并重组推进,以及企业向高附加值、差异化、精细化产品方向转型 [3] - 通过产能优化、技术升级与市场出清,行业目标是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争",具备与国际厂商同台竞争的能力 [3]
苯酚产业何以解“内忧”
中国化工报· 2025-10-09 11:20
反倾销政策保护 - 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的进口苯酚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1] - 政策保护有助于缓解外部低价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为国内苯酚产业赢得调整时间 [1][3] - 自2019年实施反倾销以来,进口依存度已从28.5%下降至2024年的16.8% [3] 产能扩张与供需格局 - 我国苯酚产能近十年复合增长率达13.65%,近五年增速为16.01% [1] - 2023年7套新建装置与1套扩建装置集中投产,推动年度产能增长率飙升至51% [1] - 2025年苯酚总产能预计将突破735万吨,供应增速显著高于需求,市场转向供过于求 [1] - 行业内部竞争压力持续加剧 [1] 市场价格与盈利状况 - 供过于求导致苯酚价格体系脆弱,产品价格与原料纯苯联动性显著提升 [2] - 今年以来苯酚现货价格一度跌破6500元/吨,创近两年新低 [2] - 传统消费旺季“金九”期间,苯酚价格仅较8月上涨217元/吨,同比跌幅近2000元/吨 [2] - 上半年苯酚平均开工率仅为72%,同比下滑5个百分点,自第二季度起多数生产企业陷入持续亏损 [2] 行业中长期发展趋势 - 政策保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结构性问题,行业将经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 - 改革过程可能伴随部分中小产能退出、行业兼并重组推进 [3] - 企业需向高附加值、差异化、精细化产品方向转型 [3] - 通过产能优化、技术升级与市场出清,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竞争”的战略转变 [3]
酚酮产业链:最艰难的时刻已过?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8:03
行业供需格局改善 - 酚酮产业链投产高峰已过 供需格局逐渐改善 行业或将走出亏损境地[1] - 酚酮产能增速在2023年达到峰值后转向缓慢期 2024年新建产能仅有13万吨[5] - 国内酚酮产业链规划产能增速放缓 海外部分工厂产线关停 国内部分老旧装置长周期停车 供给端格局有望改善[6] 产能扩张历史与现状 - 国内酚酮有效产能从2007年103.9万吨扩张至2025年7月底1126万吨 近10年净增787万吨[2] - 2012年产能突破200万吨 2015年扩能高达125万吨 2023年达到扩张高峰[2] - 装置向大型化一体化发展 浙江石化单套产能65万吨 利华益维远两期合计年产能70万吨[3] - 2022至2023年浙江石化二期/万华化学/江苏瑞恒/盛虹炼化/恒力石化等大型一体化装置集中投产[4] 政策环境优化 - 国家出台"反内卷"方针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10] - 工信部推动重点行业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夯实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基础[10] - 运行超20年装置进行摸底评估 截至2025年上半年投产20年以上产能97.5万吨 占总产能8.66% 大部分已停产[12] - 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将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行业结构持续优化[13] 下游需求增长动力 - 主要下游PC需求稳步增长 2019至2024年产能复合年均增长率17.95%[14] - PC需求受3C消费电子升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汽车轻量化趋势驱动持续增长[14] - 另一主要下游双酚A 2019至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28.93% 高于苯酚和丙酮产能增速[14] - 双酚A新增产能投产节奏放缓 价格差有望回暖 将提振产业链供需格局[14] 产业链盈利展望 - 上游产能投放超前于下游需求增长 导致行业从高盈利转向亏损[7] - 供给端大量产能集中释放导致竞争激烈 产品价格与盈利能力处于低位[8] - 酚酮-双酚A-PC产业链供给增速与需求不匹配 整条产业链利润不断收缩[9] - 行业逐步进入供需结构优化调整期 产业链利润空间有望向上修复[14]
酚酮产业链:最艰难的时刻已过?
中国化工报· 2025-09-16 10:45
行业供需格局改善 - 酚酮产业链投产高峰已过 供需格局逐渐改善 行业或将走出亏损境地 [1] - 酚酮产能增速在2023年达到峰值后转向缓慢期 2024年新建产能仅有13万吨 [3] - 未来供给端格局有望改善 海外部分工厂产线关停 国内部分老旧装置处于长周期停车状态 [3] 产能扩张历史与现状 - 国内酚酮有效产能从103.9万吨扩张至2025年7月底的1126万吨 近10年净增787万吨 [2] - 2012年产能突破200万吨 2015年扩能高达125万吨 [2] - 酚酮新增产能向大型化、一体化发展 浙江石化一期年产65万吨为国内单套产能最大装置 [3] 政策环境影响 - 国家出台"反内卷"方针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4] - 工信部重点推动重点行业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投产20年以上的酚酮装置产能97.5万吨 占总产能8.66% 大部分已停产 [5] 下游需求前景 - 主要下游PC需求稳步增长 2019-2024年产能复合年均增长率17.95% [7] - 双酚A2019-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28.93% 高于苯酚和丙酮产能增速 [7] - PC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受益于3C消费电子升级迭代、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及汽车轻量化趋势 [7] 产业链利润展望 - 酚酮产业链从高盈利转向亏损状态 因上游产能投放超前于下游需求增长 [4] - 双酚A价格差有望回暖 伴随新增产能投产节奏放缓及产业链配套延伸 [7] - 产业链利润空间有望向上修复 受益于供需结构优化调整及反内卷政策引导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