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稳住70%工业基本盘!十大行业放大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7:48
在需求端:促消费、拓场景、重大工程带头冲!比如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搞新 能源汽车下乡,投资消费两手抓,需求和供给在本轮行业稳增长政策中将视线精准对接! 对企业来说,这次政策更是一份"升级指南"!本轮政策已经传递出明确的拒绝非理性竞争的信号!也就 是说,各行各业不要再光顾着卷价格啦!按照国家的指引的方向,拼技术、拼品牌、拼差异化才是正 道!政策里还明确支持XR设备、智能电网、首台套装备试验等等,大中小企业都能找到自己的机会! 目前,已发布电子、电力、汽车等行业方案,其他的也正在"快马加鞭"赶来。更值得点赞的是,国家这 次还特别注重规范市场秩序,治理低价竞争,让大家都能在公平的环境里努力搞事业! 总之,这一波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的政策红利,就是要让重点行业"跑起来"、让经济大盘"稳下来"、让 创新动力"强起来"! (原标题:稳住70%工业基本盘!十大行业放大招) 关键时刻,国家再次出手,下半年稳经济"组合拳"来了: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大礼包"将正式发 放!这一招既可稳住70%工业基本盘,更能为未来十年产业升级铺就创新跑道。 那么到底是哪些行业将因此受益呢?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 ...
年均增长6.2%,北京市经营主体总量达到268.6万户
中国经营报· 2025-09-16 12:57
中经记者 封莉 北京报道 五年来,北京市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市场环境更加公平、 企业经营更有活力。经营主体2021—2024年年均增长6.2%、总量达到268.6万户。 "十四五"期间,北京市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达1030个,总投资超1.3万亿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向民营企业开放服务,2024年全市部署的超六成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项目均有民营企业身影。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剑华给出一组数字,在北京,每天有300多家科技企业诞生,密度超越硅 谷。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已拥有独角兽企业1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均居全国城市首 位。 出台营商环境改革措施1700余项 2021—2024年,北京市经营主体年均增长6.2%、总量达到268.6万户。 杨秀玲介绍,五年来,北京市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要素配置更加高效,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北京国际 大数据交易所备案交易金额近100亿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在绿交所启动,城市副中心获批要 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世界500强榜单北京上榜民营企业6家、居全国城市 首位。"北京服务"更加贴 ...
“十四五”时期北京GDP预计超5万亿!经济增量等于“新增一个海淀区”
证券时报· 2025-09-15 21:33
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在9月15日举行的"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 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总结称,回顾"十四五"这五年,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进展顺利,高价值发明专利等指标好于预期,经济 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服务贸易等指标符合预期,部署的战略任务、谋划的重大工程全面落地,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首都经济"产业有支撑、需求有动力" 在各种风险挑战冲击下,在减量发展背景下,2021至2024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首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曲线。关键在于产 业有支撑、需求有动力。"张鑫表示。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从北京国民经济前3大支柱行业看,"十四五"期间北京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规模稳居全国首位;北京金融 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断强化;制造业向新优化、向高攀升,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165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显 效,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较2020年增长51.2%,汽车市场增量部分的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 积极 ...
钢矿周报:旺季及长假特征或更趋明显叠加稳增长政策或加码发力,钢矿期价或震荡偏强-20250915
长安期货· 2025-09-15 1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旺季及长假特征更趋明显叠加稳增长政策或加码发力,钢矿期价或震荡偏强 [1][2][3][55][57] - 钢材终端需求虽承压,但旺季及长假补库需求和政策支撑下有望边际改善,产量或承压,卷螺累库压力较有限 [10][11][23][37] - 铁矿需求中长期承压但短期有韧性,供应偏紧压力较有限,港口库存短期累积幅度或较有限 [42][48][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基本面产销存变化主导,钢矿期价表现分化 - 上周钢矿主力合约期价表现分化,螺纹主力合约期价震荡走弱周跌 0.51%,热卷和铁矿主力合约期价震荡走强分别周涨 0.72%和 1.27% [4] - 螺纹消费量环比走弱、库存累积致期价走弱;热卷消费量环比大增 20 万吨、需求向好库存去化提振期价;铁矿因外矿发运骤降供应偏紧、钢厂复产需求提振期价 [4] 二、供需回暖叠加旺季特征或更趋明显以及政策加持,钢矿累库压力或较有限 (一)钢材 - 终端现实需求承压,但旺季及长假特征凸显叠加政策面加码预期,终端需求或存支撑 [10][11] - 钢厂利润改善存疑叠加钢铁行业稳增长方案将发布,钢材尤其是建材产量仍或承压 [22][23] - 旺季特征或更趋明显叠加稳增长政策或将加码,卷螺累库压力或较有限 [36][37] (二)铁矿 - 钢铁行业稳增长方案或将出台但钢厂利润仍有支撑,铁矿需求中长期承压但短期或韧性仍存 [40][42] - 外矿发运进入旺季且外矿新增产能及我国海外权益矿产能仍存增量预期,铁矿供应偏紧压力或较有限 [48] - 需求端短期韧性仍存但中长期仍存压力,铁矿港口库存短期累积幅度或较有限 [53] 三、旺季及长假特征或更趋明显叠加稳增长政策或加码发力,钢矿期价或震荡偏强 钢材 - 旺季和政策支撑下,钢材需求有望改善,卷螺累库压力有限,期价或震荡偏强 [55] - 操作建议:生产企业和高库存贸易商加快销售节奏,低库存贸易商和采购企业放缓采购节奏或建买保头寸,投资者逢低偏多短差操作,套利者做多螺矿比,均注意止盈止损 [2][56] 铁矿 - 需求短期有韧性,库存短期累积有限,期价或震荡偏强 [57] - 操作建议:钢厂或低库存贸易商放缓采购节奏或建买保头寸,高库存贸易商加快销售节奏,投资者区间高抛低吸,套利者做多螺矿比,均注意止盈止损 [3][57]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09:39
全面深化改革主线 - 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2] - 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发挥对其他领域改革的传导作用 [2] - 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改革领域 [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置于突出战略位置 [2] - 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 [2] 市场体系改革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转变 [2] -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2] - 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 民营经济发展 -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2] - 落实和完善《民营经济促进法》 [2] 创新体系建设 -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 [2] - 统筹教育发展 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变革 [2] 绿色转型机制 - 协同推进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体制机制改革 [2] -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 改革议题研讨 - 聚焦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 [2] - 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 [2] - 研究提振消费等重大改革发展议题的对策 [2] 论坛背景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举办第二十二届中国改革论坛 [1] - 论坛聚焦"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改革路径 [1]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第二十二届中国改革论坛在京举行
新华财经· 2025-09-14 22:13
论坛背景与主题 - 第二十二届中国改革论坛在北京举行 主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 多位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出席并发表演讲 [1] 改革经验总结 - 坚持解放思想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坚持渐进式改革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 - 中国改革基本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坚持党的领导 [2] "十五五"时期改革重点方向 - 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重视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传导作用 [3] - 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战略位置 建立新型生产关系 [3]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 [3] -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3] -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 统筹教育发展 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3] -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体制改革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 [3] 专题研讨议题 - 设置三大专题论坛:"推动改革举措协同发力""以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5] - 具体讨论内容包括国企改革评价制度 乡村振兴 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土地制度改革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等 [5] - 涉及金融市场改革内容:稳定币发展趋势与中国对策 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5] 产业发展重点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 [3] - 全链条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5] - 深化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 健全支持原始创新体制机制 [5] 市场机制建设 -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转变 [3] -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 -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防止"内卷式"竞争 [5]
宏观专题:对照供给侧改革,本轮综合整治内卷行动有望引领行情走向
湘财证券· 2025-09-10 18:47
历史背景与政策对比 - 2015年供给侧改革首次提出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聚焦去产能等五大任务[1] - 2016年PPI同比数据见底回升,工业品价格扭转跌势[1] - 供给侧改革针对钢铁、煤炭等同质化高的上游行业,以行政命令减产见效快[9] - 2024年综合整治内卷行动延续产能过剩治理,但针对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下游制造业[11] - 内卷治理依赖行业自律管理,因涉及大量民企和差异化产品,见效需更长时间[9] 市场影响与数据表现 - PPI与沪深300指数高度关联,2014-2015年牛市曾与PPI背离长达一年[3] - 2016年PPI回升标志经济基本面改善,支撑股市止跌反弹[3] - 2025年8月PPI同比降幅收窄显示积极变化[3] - 内卷行动覆盖新能源及传统周期行业(钢铁、煤炭、有色、建材)[13] 风险与执行挑战 - 反内卷涉及理念和制度转变,过程漫长曲折[14] - 地方政府与企业执行存在实际困难与阻力[14]
港股异动 | 纸业股早盘走高 理文造纸(02314)涨超5% 玖龙纸业(02689)涨超4%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10:41
股价表现 - 理文造纸股价上涨5.17%至3.05港元 [1] - 玖龙纸业股价上涨4.63%至5.88港元 [1] - 晨鸣纸业股价上涨4.6%至0.91港元 [1] 行业动态 - 玖龙纸业、山鹰国际、理文造纸、五洲特纸等大型纸厂宣布9月初上调部分产品价格 [1] - 8月份至今国内纸厂普遍进行多轮涨价 [1] 机构观点 - 兴业证券认为四季度进入传统旺季,浆价纸价均有望继续向上 [1] - 行业或迎上行周期,叠加反内卷政策加持 [1] - 华安证券指出反内卷政策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望推动包装纸行业落后产能退出 [1] - 供需匹配将带动纸价上涨,纸企盈利提升 [1]
黑色建材日报-20250908
五矿期货· 2025-09-08 10: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钢材进入旺季但需求疲软,钢厂利润收缩,盘面弱势加深,若需求难修复价格有下探风险,需关注终端需求修复节奏和成本端支撑力度 [3] - 铁矿石近期海外矿山发运增加,关注后续发运压力,价格短期震荡,重点观察旺季需求成色及铁水恢复速度 [6] - 锰硅和硅铁大概率跟随黑色板块情绪波动,操作性价比较低,需关注“反内卷”政策落地情况及十月中旬前现实端需求验证 [9][10] - 工业硅预计仍有反复,若“反内卷”情绪不发酵则价格偏弱势运行;多晶硅价格月内高波动反复,关注产能整合和下游顺价进展 [14][16] - 玻璃价格调整空间有限,市场对政策端发力有预期;纯碱价格短期震荡,中长期价格中枢或抬升,但上涨空间受下游需求限制 [18][19] 各品种情况总结 钢材 - 螺纹钢主力合约收盘价3143元/吨,涨0.834%,注册仓单230131吨,持仓量173.7894万手;热轧板卷主力合约收盘价3340元/吨,涨0.814%,注册仓单24459吨,持仓量130.0035万手 [2] - 螺纹表需疲弱、累库压力加剧,热卷减产幅度大、表需环比下降,整体需求中性偏弱、库存走高,钢价受压制 [3] 铁矿石 - 主力合约(I2601)收至789.50元/吨,跌幅0.25%,持仓50.14万手;现货青岛港PB粉782元/湿吨,基差41.73元/吨,基差率5.02% [5] - 海外发运冲高,澳巴整体增势,近端到港量增加;铁水产量环比下降,钢厂盈利率下滑,港口库存回升、钢厂进口矿库存下降 [6] 锰硅硅铁 - 9月5日锰硅主力合约收涨1.99%,报5844元/吨,天津现货报价5700元/吨;硅铁主力合约收涨1.86%,报5598元/吨,天津现货报价5750元/吨 [8] - 上周锰硅和硅铁盘面价格均有涨幅,日线维持区间震荡,投机套利空间有限,建议观望 [8][9] 工业硅多晶硅 - 工业硅主力合约收盘价8820元/吨,涨3.58%,持仓493883手;现货华东不通氧553报价8950元/吨,基差130元/吨 [12] - 多晶硅主力合约收盘价56735元/吨,涨8.70%,持仓372715手;现货N型颗粒硅平均价48.5元/千克,主力合约基差 -5135元/吨 [15] 玻璃纯碱 - 玻璃沙河现货报价1130元,华中1070元,全国样本企业总库存6305万重箱,环比+0.77%,折库存天数26.9天 [18] - 纯碱现货价格1210元,环比涨20元,国内厂家总库存182.21万吨,涨幅0.15%,价格短期震荡、中长期中枢或抬升 [19]
人工智能+ 职教何为
中国青年报· 2025-09-08 06:38
人工智能+行动政策部署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系统部署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1] - 文件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产业升级、消费提质、民生改善与治理现代化[1] - 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 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 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2] 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影响 - 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30年全球劳动力市场将经历结构性变革 技术创新被列为首要驱动力[2] - 企业对人工智能开发技能需求提升214% 数据分析技能提升189% 手动灵活性等技能重要性下降37%[2] - 全球一半雇主正在瞄准人工智能催生的新机会并计划调整业务方向[2] 职业教育体系变革需求 - 职业教育需加快构建与智能化产业生态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体系[1] - 需实现从"教技术"到"强能力"的转变 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和人机协作能力[3] - 教育部发布《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提出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新标准 夯实基础能力 培育高阶思维 提升未来素养[4] 人工智能素养标准建设 -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职业院校人工智能应用指引》提出人工智能素养新要求[4] - 制定涵盖通识素养、专业技能、行业能力三核心部分的分层递进标准 贯穿安全伦理教育[5] - 开发基于动态能力图谱的人工智能素养评价系统 针对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开发梯度化测评工具[6] 专业与课程体系升级 - 职业院校需布局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农业机器人等新兴专业方向[7] - 推动现有专业智能化改造 将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工具应用、伦理规范纳入课程体系[7] - 开发人工智能+模块化课程 开设通识课程和专项技能微证书项目[7] 教学模式创新 - 创新智能学伴、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8] - 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 构建沉浸式、交互式、个性化实训场景[8] - 开发自适应学习系统、智能评测工具和虚拟协作平台 提供精准化学习支持[8] 教师能力建设 - 教育部开展教师校长人工智能专项培训[9] - 将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胜任力分为普及层、深化层和研发层三个层次[9] - 采用分层培训+产教融合策略 构建校企协同的双师型团队[9] 基础设施与治理体系 - 发布《职业院校智慧校园规范》对智慧环境、人工智能基座、数智治理提出明确标准[10] - 强化智能算力统筹 提升模型基础能力 优化应用发展环境[10] - 建立数据隐私保护机制和人工智能内容审核机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