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icon
搜索文档
打破人才流动的“玻璃门”:专家共论广东人才引育破局之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21:15
人才引育机制创新 - 全省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截至7月底已吸纳超10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粤来粤就业创业 [2] - 南方科技大学通过全员聘任制和“准聘-长聘”制改革,形成结构科学的“金字塔”型人才发展共同体 [2] - 建议打破体制内外人才机制障碍,开展高层次人才“校(院)企双聘”流动共享改革试点,互聘“产业教授”和“科技副总” [3] - 试点实施共享人才的“双聘制”岗位,设立“周末工程师”、“周末科学家”、“远程首席技术官”等岗位以增加吸引力并降低引才难度 [3] 创新平台与科研载体建设 - 广东加快构建以广州实验室、鹏城实验室为引领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2] - 南方科技大学的碳中和、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十大科研平台均由院士领衔,并赋予战略科学家人、财、物权等自主权 [3] - 建议支持高校、企业共建“低空智能技术研究院”,开设“AI+低空应用”微专业,并打造省级实训基地 [4]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 推行“产业人才驻校”、“教师产业历练”制度,对企业派驻工程师给予补贴,实现课程与产业前沿实时同步 [4] - 建议深化校企合作项目对接引导和成效评价,以创新高校产教联合育才机制 [4] - 实施“生物医药未来产业人才特训计划”,鼓励多岗位轮训,推广“双导师制”、“订单式培养”,并建立跨校微专业 [5] 人才政策与生活保障 - 建议有针对性地提供人才生活补贴、人才项目扶持等专项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 [5] - 招揽高层次人才时需注重全面展示城市水平,设计家庭考察行程,并设立“人才家属支持热线”以提升家庭认同 [5] 区域协同与均衡发展 - 建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人才协同机制,例如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低空人才服务中心”,并试点“湾区低空人才通行证” [6] - 加强省级统筹,支持粤东西北地区人才享受充足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保障政策 [6] - 构建“多点支撑+逆向飞地”区域体系,以广深为创新策源核心,在粤东西北地区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或研发平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