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icromobility
icon
搜索文档
Calgary Becomes the First Canadian City to Launch Bird's Next-Generation E-Scooter and E-Bike Fleet
Globenewswire· 2025-09-13 04:00
产品发布 - 加拿大公司Bird Canada在卡尔加里推出全新共享电动滑板车Bird Dash和电动自行车Bird Explorer 这是该公司最先进且易用的共享车型[1] - 新产品采用轻量化设计和前沿安全技术 旨在提升用户对微出行方式的信心[2] - 电动滑板车具备顶级稳定性和安全技术 电动自行车采用全新轻量化设计 适合新手和经验丰富的骑手[3] 产品特性 - 设计覆盖全尺寸、全年龄段和不同经验水平的骑手 具备平滑操控和人机工程学特性[9] - 安全性能升级包括改进的制动系统、增强稳定性和照明系统[9] - 搭载手机充电器、信号灯和新软件系统 包括骑手评分系统和基于距离的计价功能[9] 市场运营 - 卡尔加里成为加拿大首个部署该车型的城市 累计服务超过45万用户 完成数百万次出行[1] - 公司与卡尔加里气候中心和市政府合作 在年度Hub & Spokes Tour活动进行新车展示[5] - 通过社交媒体互动活动提供100加元骑行积分奖励 促进用户参与[5] 战略定位 - 作为行业内唯一的加拿大企业 公司优先在加拿大市场部署最新车型[3] - 全球运营覆盖200多个城市 拥有不断扩张的共享电动滑板车和自行车网络[7] - 通过替代短途汽车出行 有效减少交通拥堵和排放 支持智慧城市建设[9] 合作伙伴关系 - 与城市政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致力于改善交通流动性并建设互联社区[6] - 通过提供可持续交通解决方案 帮助全球社区实现高效连接[7]
Rivian spinoff Also raises another $200M to build e-bikes and more
TechCrunch· 2025-07-09 06:51
融资与估值 - 微出行初创公司Also Inc近期从Greenoaks Capital获得2亿美元融资[1] - 本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元[1] - 2023年初从Rivian分拆时曾获得Eclipse Ventures的1.05亿美元投资[1] 公司背景与发展 - 公司前身为Rivian内部代号"Project Inder"的秘密研发团队,成立于2022年[2] - 初始项目为电动自行车设计,曾与苹果设计师Jony Ive创立的LoveFrom公司合作[2] - 独立运营后计划开发多形态微型电动车,首批设计预计2023年内公布[2] 公司动态 - 目前Rivian与Also均未对融资事件发表评论[3]
什么是微移动?(英)
麦肯锡· 2025-06-03 14: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微出行市场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30年将达3400亿美元,不同地区有不同增长幅度 [4] - 微出行旨在解决全球大部分车辆为私人所有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紧张的问题,能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 [6] - 城市中共享电动滑板车和自行车越来越受欢迎,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是微出行的关键增长国家 [10][11] - 德国微出行市场的成功策略如复杂定价、卓越运营、平衡现有市场与扩张等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13] - 不同地区消费者对微出行的接受度和偏好不同,自行车最受欢迎 [19] - 微出行组织要实现市场增长需克服适应当地交通习惯、管理多样化车队运营、确保停车和充电基础设施、融入更大交通生态系统等挑战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微出行定义 - 微出行指用于城市短距离交通的轻型车辆,包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和两轮电动轻便摩托车等,可人力或电动驱动,可私人拥有或共享 [1][3] 微出行市场规模 - 2022年全球微出行市场价值约160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3400亿美元,欧洲、南亚、中东和非洲、大中华区、北美等地区都将有不同程度增长 [4] 微出行解决的问题 - 全球大部分车辆为私人所有,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紧张、交通拥堵、浪费土地资源、增加维护运营成本和碳排放 [6][9] 微出行的关键趋势和增长领域 - 城市中共享电动滑板车和自行车因可持续交通需求增长和技术进步而愈发受欢迎,2025年麦肯锡调查显示46%的全球受访者愿意在未来十年用其他交通方式替代私人车辆 [10] - 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是微出行的关键增长国家,不同地区微出行工具的使用情况有所不同,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将成为第二和第三大电动两轮车市场,年增长率超60% [11] 德国微出行模式借鉴 -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共享电动滑板车市场,其成功策略包括复杂定价(如免解锁费、提供固定套餐)、卓越运营(确保车辆可用性和仓库便利)、平衡现有市场与扩张(聚焦重要城市制定增长公式) [13][17] 全球消费者对微出行的看法 - 不同地区消费者对微出行的接受度和偏好不同,在有微出行传统的意大利和中国,约70%的受访者表示有兴趣使用,自行车因续航长、存储空间大、成本低而最受欢迎 [19] 微出行组织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 微出行组织要实现市场增长需克服适应当地交通习惯、管理多样化车队运营、确保停车和充电基础设施、融入更大交通生态系统等挑战,可通过详细市场研究、数据驱动运营、公私合作、游说投资等方式应对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