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

搜索文档
“鲁迅与郁达夫”展明起开放 54件/组珍贵信物勾勒知交图卷
解放日报· 2025-09-17 09:45
展品中,鲁迅、郁达夫的珍贵手迹尤为引人注目,18件/组书信、手稿、书法类藏品中,不乏知名 度很高的作品,如鲁迅写于1932年的《赠柳亚子(自嘲)》就包含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 子牛"。 郁达夫手稿亦有重磅亮相。2019年,郁达夫作品《她是一个弱女子》手稿曾拍出897万元。展览 中,不仅可以见到郁达夫作《赠鲁迅》手迹,还能看到早期出版的各版本《她是一个弱女子》。在《赠 鲁迅》中,郁达夫写道:"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群盲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古 流。"1932年4月由湖风书局出版的一本绿色封皮《她是一个弱女子》在当年5月郁达夫夫妇拜访鲁迅时 赠送给了鲁迅。展览同时展出鲁迅《答客诮》、鲁迅致章廷谦信、周作人致钱玄同信、郁达夫致许广平 信等手稿真迹,并为参观者提供释文,介绍写作背景。 温暖的细节流淌在一件件展品中,1930年1月的《鲁迅日记——日记十九》中记道:"九日晴。…… 与广平以绒衫及围领各一事送赠达夫、映霞,贺其得子。"1936年8月,郁达夫得知鲁迅患病,特地到沪 探望,并赠以《闲书》。鲁迅告诉郁达夫自己的"病状","想于秋天到日本去疗养",郁达夫"轻轻说到 了同去岚山看红叶的事",这是两 ...
上城区:郁达夫故居“风雨茅庐”焕新开放
杭州日报· 2025-08-29 11:31
在上城区大学路的小巷深处,一座青砖黑瓦的中式平房院落静静矗立——这便是郁达夫亲手设计的 故居"风雨茅庐"。 经过16个月的精心修缮与布展,这座承载着文学记忆与爱国精神的院落8月28日以全新姿态向大众 免费开放,让访客得以在一砖一瓦、一纸一笔间,重温这位文学巨匠"以笔为戈、以文报国"的波澜人 生。 头条·记忆 "风雨茅庐"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是通过书本认识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他的文学成就,在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举足轻重。 而"风雨茅庐"的故事,始于1933年的春天。彼时,郁达夫举家移居杭州,购进场官弄63号空地,亲 自设计。1936年5月,院落建成。这座占地近两百平方米的宅院,正屋三间规整排布,后院设书房与客 房,典型的中式院落格局里,藏着郁达夫对生活与创作的期许。 在当时,这处院落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除了有郁达夫才子佳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这里也是他 参与抗日革命的起点。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郁达夫毅然告别"风雨茅庐",辗转新加坡、印尼等 地办报,"以笔代枪"宣传抗日救国。 2015年8月,杭州市、上城区两级对"风雨茅庐"进行全面维护保养和陈列布展后,首次对公众免费 开放。2023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