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战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档案里的抗战家书|烽火里的信仰之光
新华社· 2025-08-05 20:30
烽火里的信仰之光 董博婷、孙留馨 在全国各地的档案馆中,珍藏着许多抗战烈士的家书。写下这些家书时,他们均身处那仿佛没有尽头的 长夜,不知道当胜利到来之时,自己是活着还是已死去。 他们将信仰的火种揣在心间、落于信笺,给家人亲朋,给亿万万受苦受难的同胞带来光明和温暖。 "赴汤蹈刃,死不旋踵" 长生口战斗、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百团大战、冀南地区反"扫荡"作战…… 这些战役的前线阵地上,都曾有他刚毅的身影。 在残酷的战火中,他书写对信仰的执着—— "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如果他没有'赴汤蹈刃,死不旋踵'的崇高牺牲精神,也孰不能为一个好的战 士,因为革命绝不是快意高谈,而是伟大艰苦的实际行动。" "我自信也是同路人的一个" 1937年秋风萧瑟的时节,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参谋长赵渭滨,在山西太原的一个小房间里给刚 考上学的长子写下一封家书。 他在信中记叙了一路走来红军同百姓的鱼水情深,坚定地告诉孩子:"未来的成功,未来的抗战,恐怕 还是要靠共产党吧!……我自信对于共产党,至少是同情的!就是列宁说的同路人,我自信也是同路人 的一个!" 他对儿子的未来满怀希望:"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能够当一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最大进攻战役
新华社· 2025-08-03 18:21
百团大战历史背景 -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参战兵力达105个团[1] - 战役背景是日军实施"囚笼政策"封锁华北根据地,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 - 这是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1] 百团大战战果统计 -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期间共作战1824次[2] - 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2] - 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桥隧和火车站260余处[2] 抗战精神传承 - 太行干部学院特聘教师崔韶光30余年传播抗战历史[3] - 阳泉市小学教师姚永田义务宣讲红色故事100余场[3] - 南沟村建设范子侠将军生平陈列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 红色资源开发利用 - 南沟村发展"红色文化+绿色产业"模式[4] - 建设红色纪念设施同时发展养蜂和玉露香梨产业[4] - 村集体年收入达数十万元[4] 乡村振兴实践 - 南沟村党支部书记闫润红带领村民抗击灾害、脱贫致富[4] - 常住人口不足300人的村庄实现产业转型[4] - 将抗战精神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5]
为了永不褪色的记忆——扬州大学口述史团队十年接力寻访抗战老兵
中国青年报· 2025-08-02 09:31
10年前顶着荷叶走在田埂上时,韩宾伟或许没想到,"铁血夕阳红——抗战老战士口述史"公益团队在今 天依然有人接力向前跑。 7月14日,团队成员在江苏扬州采访抗战老兵朱扬人。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曹伟/摄 在团队现任队长孟舒扬看来,老兵终会老去,但团队记录下的影像、文字、声音,能让他们的故事和承 彼时还是一名大二学生的他,如今已成为一名从事历史学研究的青年学者。回忆起当年和同伴一起寻访 抗战老兵的场景,韩宾伟有说不完的话:"就像一帧帧画面在我脑海里闪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铁血夕阳红"口 述史团队已经走过了10年时光,一批批青年师生跨越15个省份、寻访近300位抗战老兵、整理口述史料 150多万字…… 2015年5月,正在筹划暑期进行江都近代水利口述史研究的历史学专业大二本科生韩宾伟,被学院安排 了一个"急活儿"。 学校关工委希望能让文学或历史学相关专业的学生,给学校6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退休教师写报道,献 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首篇抗战老兵方建中的图文报道完成后,老师很满意,希望我们能将6位老兵的故事都写出来。"韩宾 伟接下了这个任务。 "每 ...
乌兰察布市举办国防教育专题文艺演出
内蒙古日报· 2025-08-02 07:22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涉及文化活动和国防教育,不包含公司和行业相关的信息。因此,按照要求,不输出相关内容。
寻找照片中的TA·抗战胜利80周年|“战争虽然残酷,但我从未害怕”
新华社· 2025-08-01 20:52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42年7月,画面中身着戎装的少年目光如炬、坚定刚毅。他叫王生,那年16岁,刚调到淮海军分区新二团时,战友为他留 下了这张珍贵的军装照。 1942年7月,16岁的王生在淮海军分区新二团。新华社发 王生的家乡在江苏省灌云县。1938年初春,日寇的铁蹄踏破乡村的宁静。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王生失去了除姐姐之外的所有亲人。 姐弟俩辗转流浪,最终在1940年迎来人生转折——14岁的王生毅然加入八路军,投身苏北抗日根据地东(海)灌(云)沭(阳)地区的烽火前 线。作为教导一旅二团宣传队队员,他背着标语袋、提着糨糊桶穿梭战场,将"抗日救国"的呐喊"刷"在苏北大地上,用滚烫的青春唤起无数同 胞救亡图存的决心。 1943年冬,在苏北抗日根据地,群众纷纷将自己的子弟送到新四军中(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42年,王生在战火中光荣入党,并转编为新四军战士。他主动请缨从相对安全的盐阜地区重返淮海前线,在战略反攻的洪流中书写热血篇 章。 在众多浴血记忆里,1945年的淮阴战役始终镌刻在他的生命年轮中。 00:59 淮阴(现为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阴区所在地)是当时苏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被日军占领 ...
“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启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1 10:12
活动背景 - 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在湖南长沙启动,为期一周,参与人员包括两岸及香港的40余名记者和特邀台湾青年自媒体人 [1] - 活动由国务院台办和中国记协共同打造,是两岸新闻交流品牌,迄今已举办23届 [2] 活动内容 - 采访团将走访长沙、常德、衡阳、怀化等地,参观抗战史迹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常德博物馆、南岳忠烈祠 [1][2] - 活动包括采访高新企业调研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探访古城苗寨如凤凰古城、竹山苗寨感受民族风情 [1][2] 活动意义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湖南曾是重要抗日战场 [1] - 活动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同时展现当今湖南的蓬勃生机与崭新气象,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1]
墨迹仿佛未干(重读抗战家书)
人民日报· 2025-07-28 06:42
"此刻我身无分文,无法帮助家里,因为我们都是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为国家民族服务的。或许有 人要说我们是太不聪明了,然而世界上应该有一些像我们这种不聪明的人。请家里不要想将来的生活怎 么办,因为中国正在大的变动之中,中国抗战成功不愁无饭吃,抗战不幸失败,则大家都当亡国奴,所 以我希望家里在这一方面能够想得远大些,能够原谅我……" 这里我来过几次了,人物的事迹也早已知悉,今天又随学习班来参观,看到他留下的三封书信,心里仍 感慨万分。穿越浓浓硝烟和漫长时光,那墨迹上仿佛还泛着未干的光泽! 信是袁国平烈士写的,影印件展放在湖南邵阳党史陈列馆里,原件存放在20公里外的邵东市袁国平故 居。 1927年5月顷,反革命谋袭武汉,形势岌岌,革命志士,莫不愤恨填膺,舍身赴敌。 斯时,余在第十一军政治部服务,也奉命出发鄂西,抗御强寇,此行也,愿拼热血头颅,战死沙场,以 博一快,他日儿若成仁取义,以此照为死别之纪念。 万一凯旋生还,异日与阿母重逢,再睹此像,再谈此语,其快乐更当何如耶! 写信的时间是1939年春天。袁国平刚从江宁抗战一线返回新四军军部,收到了难得的家书,是侄儿袁振 鹏写来的,多么令人高兴。打开一看,侄儿告知,家里没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陈济桓:用血肉之躯书写不屈民族魂
新华社· 2025-07-27 15:20
走进广西桂林市七星景区普陀山博望坪,苍松翠柏掩映着一处庄严肃穆的抗战遗址群——三将军殉职纪 念塔和八百壮士墓。这里长眠着1944年桂林保卫战中壮烈殉国的国民革命军三位高级将领及八百余名士 兵,见证了八十多年前那场持续十余日的桂林保卫战。 陈济桓烈士便是这三位将军中的一位。 陈济桓,1893年生,广西岑溪人,曾任广西绥靖公署高级参谋等职。年轻时他受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 思想影响,加入了革命组织"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他参加了推翻清朝政府的斗争。 1944年5月,侵华日军集中主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洛阳、长沙相继陷落,衡阳也于8月8日失守。接 着,日军沿湘桂铁路长驱南下,直逼桂林。 第十六集团军接到命令必须死守桂林,阻击日军继续推进。时任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桂林城防司令 的韦云淞,希望老搭档陈济桓来担任参谋长。此时陈济桓妻子即将分娩,亲属都劝他再三考虑,但陈济 桓留下一封家书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意志:"吾无以报国,惟有五尺长躯耳,桂林存我存,桂林亡我亦 亡,吾意已决,不成功便成仁……" 陈济桓随即赶赴桂林,被任命为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同25000多名士兵共同防守桂林。陈济桓深知 此次战斗是困守危城,因此他协同韦 ...
半天破亿元!
券商中国· 2025-07-26 16:08
电影市场表现 - 7月26日半天票房破亿 单日票房连续9天过亿 [1] - 上周末(7月19日、20日)单日票房超2亿元 [1] - 2025年暑期档(6月-8月)总票房(含预售)突破47亿元 [1] 抗战主题电影动态 - 《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山河为证》三部抗战电影将于暑期档上映 均基于真实历史事件 [2] - 其他重磅历史题材影片如《志愿军3》《生还》也将陆续登场 [2] - 今年为抗战胜利80周年 多类型文艺作品集中推出 [1][2] 行业趋势 - 暑期档票房表现强劲 反映电影市场复苏态势 [1] - 历史题材影片密集上映 形成主题性观影热潮 [2]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血战台儿庄 激战禹王山——徐州会战回眸
新华社· 2025-07-25 18:27
民族危亡之际,中华儿女空前团结,同仇敌忾、共御外侮。周恩来提出"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 方针,守点打援""各个击破",并委派专人到徐州,向李宗仁转达了中共方面关于台儿庄作战的建议, 配合作战有序开展。当时,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抗日武装在万德、大汶口以及泰安以北地区炸毁了附近 的铁路桥、公路桥,中断了日军的军运10余日,有力阻击了日军对台儿庄地区的后备增援和物资补给。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敌攻鲁南时,整个华北五省的游击战争……也尽了相当的力量"。整个徐州会战 期间,中国共产党广泛动员组织各地爱国青年、工农群众数十万人支援抗战。 1938年4月7日,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台儿庄城头。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以弱胜强,3万将士为国捐躯, 歼灭日军1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和战利品,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激发了中国军民的 抗战热忱。 "禹王山位于如今徐州下辖的邳州市,到山东台儿庄直线距离约9公里。"禹王山抗日纪念馆讲解员王茜 说,日军兵败台儿庄,集结力量准备拿下徐州。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以利持久战,中国军队主动撤出徐 州,向豫南鄂北转移。当年,滇军将士行程数千公里奔赴抗日前线。在徐州会战的撤退转移阶段,他们 奉命在禹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