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夫》

搜索文档
伟大抗战精神照亮未来
人民日报· 2025-09-05 06:57
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更是战士!《八女投江》中的冷云、《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吕 梁英雄传》中的吴秀英,我有幸在这些舞剧中饰演过一系列抗战女性英雄。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保家 卫国的重任:冷云宁死不屈,芳林嫂机智勇敢,吴秀英大义凛然。每次上场前,我都要问问周围的 人:"军帽戴正了吗?"演革命战士,细节很重要!每一次起舞,都是对抗战精神的接续传承,对抗战历 史的庄重回望,对抗战英雄的真诚致敬。 ——山 翀(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 在我的家乡沈阳,"誓死不做亡国奴!"发出了反抗侵略者的"先声"。创排杂技剧《先声》,演员们演英 雄、学英雄:酷暑之日,200多个舞台灯的烘烤,演员们穿着厚厚的服装,还没上台,打底衫就已湿 透。近100天的排练,没人喊苦叫累。再华丽的杂技技巧,也只能还原抗战悲壮的一角。舞台上那腾跃 的身影与滚烫的情感,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让伟大抗战精神成为照亮未来的"先声"。 ——安 宁(沈阳杂技演艺集团董事长) 抗战期间,戏剧是号角,是武器,更是慰藉人心的良药。作为戏剧人,我们不仅要致敬抗战英雄和英雄 的中国人民,更应从抗战历史孕育的铮铮铁骨和不屈精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只有怀揣着这样崇 ...
经典重排,读出时代的“心跳”(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08-26 06:40
经典剧目复排行业趋势 - 近期出现经典剧目复排热潮 包括北京人艺《骆驼祥子》 国家大剧院《风雪夜归人》 国家话剧院《物理学家》等作品 [2] - 复排作品涵盖话剧 昆曲 京剧 音乐剧等多种戏剧形式 并非简单重现而是注重文化传承新篇 [2] - 经典作品具有强大艺术穿透力 能跨越时代触动观众心弦 成为行业持续复排的核心动力 [3] 创作方法与艺术创新 - 创作者需充分理解原作并注入当代之魂 搭建通向当代观众心灵的桥梁 [3] - 大胆运用现代舞台语汇为经典注入时代气息 如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采用新艺术形式与年轻演员碰撞 [4] - 通过实验探索意识改编世界经典 如李建军导演"后人类三部曲"创新手段探讨当代生活困境 [4] 人才培养与技艺传承 - 采用"以戏育人"模式使表演技艺与人文精神薪火相传 如北方昆曲剧院袁国良师承计镇华精准把握人物情感 [4][5] - 青年演员在前辈指导下研磨角色 延续戏剧表演精髓 如北京人艺《骆驼祥子》通过几代演员接力演绎 [4][5] - 院团实施专项人才计划 如北方昆曲剧院"振兴阔口行当"策略推动艺术守正创新 [4] 文化价值与时代意义 - 经典作品承载民族集体记忆与精神密码 复排让沉淀智慧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力量 [5] - 经典如同镜子照见每个时代人们的困惑与追问 让观众在思考中找到精神共鸣点 [3] - 复排潮流体现文化自信 彰显艺术创造活力 展现民族在传承中创新的文化自觉 [5][6] 经典创作理念演进 - 重排经典不满足于前人树荫 需学习经典观照现实 捕捉人性 探索艺术的精神内核 [6] - 应以真诚锐利目光审视时代 捕捉当代希冀与甘苦 用新艺术语言淬炼成型 [6] - 将经典薪火投入当下生活熔炉 锻造属于当代人的新经典 使经典从历史范本蜕变为时代心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