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百年别墅》

搜索文档
一个人与一部书——《庐山百年别墅》的出版及其价值
经济观察报· 2025-06-23 14:59
庐山别墅历史与开发 - 1840年鸦片战争后九江成为通商口岸,外国人开始在庐山建造避暑别墅[4] - 1885-1895年英国人李德立租下庐山长冲河地块999年,规划开发牯岭别墅区,采用网格化土地分割销售模式[4] - 至1905年牯岭初具规模,别墅建筑规定1/3为建筑面积,2/3为庭院,采用石头墙、瓦楞铁顶等就地取材设计[5] - 别墅区配套完善,包含医院、学校、教堂、网球场等公共设施,形成功能齐全的国际化社区[6] - 1927年后庐山成为民国夏都,引发第二次建筑高潮,新增中国建筑师作品[7] - 1936年中国收回租借地时,庐山已有1000余栋20多国风格别墅,被称为"多国建筑博物馆"[7] 别墅规划与设计特点 - 采用自然式花园城市规划理念,保留原有地形水系,形成网格状道路与排水系统[5] - 道路以国际城市(如斯德哥尔摩路)、大学(如哈佛路)命名体现全球化特征[5] - 公共绿地林赛公园成为国际友谊象征,现为庐山国际友谊雕塑园[6] - 修建莲牯路(含好汉坡)解决交通问题,促进社区发展[6] 文化遗产价值 - 庐山别墅群符合世界遗产标准二(影响建筑艺术与城镇规划发展)和标准四(展示人类历史重要阶段)[15] - 代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腹地的实物见证,是近代史缩影[15][18] - 2005年庐山管理局成立"庐山别墅文化研究小组"系统整理别墅资料[15] 出版成果与影响 - 《庐山百年别墅》收录561幢现存别墅,含2000余张照片和20万字说明,为最全面资料集[1][14] - 书籍历时40年完成,记录别墅逐年消亡现状,具有历史存档价值[14][18] - 为庐山文旅融合提供文化支撑,强化世界遗产地品牌价值[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