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集注》

搜索文档
宁镇“双城记”——山水为弦文脉为谱,共奏千年华章
南京日报· 2025-08-31 10:21
地理与自然联系 - 南京与镇江地理位置相近 均与长江命运与共 长江在南京段东流 在镇江形成"几"字形包围[3] - 一万年前长江入海口位于南京东面接近镇江一带 形成"南京湾"自然岸线凹槽地[3] - 秦淮河北源位于镇江句容宝华山南麓 自东向西奔流对南京建城史有巨大影响[3] - 宁镇山脉构筑两城骨骼脉络 其最高峰紫金山北高峰(头陀岭)入选江苏前十高山峰[3] - 宁镇山脉在南京形成3个背斜分支 中支山脉环绕秦淮河小平原盆地 南京古城起源于此[5] 历史与文脉渊源 - 南京与镇江的兴起均与东吴密切相关 公元208年孙权将大本营从苏州迁至镇江 数年后西迁至南京并改名建业 拉开南京建都史序幕[5] - 东吴开凿破岗渎运河位于南京和镇江境内 西接秦淮河东接江南河(大运河江南段前身) 成为连接建康城与太湖流域的命脉[7] - 破岗渎承担东粮西运、商旅交通、军资调配及水利灌溉使命 直接促成六朝建康300多年政治稳定与经济文化繁荣[7] - 南朝齐梁两朝帝王出自南兰陵郡萧氏家族 其陵墓神道石刻散列于南京、丹阳等地 共同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 人文与艺术交融 - 镇江焦山存六朝摩崖石刻《瘗鹤铭》 被誉为"大字之祖" 作者陶弘景在南京陶谷新村隐居并编撰《本草经集注》涉及700多种药物[10] - 吴承恩《西游记》最早刻本在南京刊刻 书中"华阳洞天主人校"的华阳洞天位于镇江茅山 序言作者"秣陵陈元之"的秣陵即南京[10]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在镇江度过儿童至青年时代 在南京居住10余年并完成获奖作品 两地居所均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