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化
搜索文档
中外人士武汉共话“家住长江边”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14:04
文明探源与文脉传承 - 湖北拥有1062公里长江径流,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 - 云梦睡虎地秦简考古证据揭示了秦统一前民族融合的进程 [2] - 荆州博物馆已出版《楚系简帛文字编》等战国秦汉简牍研究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致力于让珍贵简牍文献焕发新的生命力 [3] 生态保护成效 - 石首麋鹿保护区的麋鹿数量从1991年建立时的64只繁衍扩散至现今的4500多只,成为全球最具规模与活力的野生麋鹿种群 [6] - 十年禁渔以来,长江监测到的鱼类物种数明显增加,石首天鹅洲保护区的江豚数量已超过百头,其中人工繁殖江豚"淘淘"已产下3个后代 [6] - 神农架金丝猴数量从2013年难觅踪迹增长至如今的1618只,保护工作运用了为森林"扫描"、为金丝猴办理"身份证"等高技术手段 [7]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脑机接口技术在湖北落地生根,其核心在于"读脑+写脑",即让大脑想法能被机器执行,让机器信号能被大脑感知 [8] - 湖北在无创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技术研发上已有多年布局和积淀,拥有代表性的企业和产品,具备将技术长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潜力 [8]
2025长江文化节在张家港开幕
新华日报· 2025-10-25 07:03
活动概览 - 2025长江文化节于10月24日在张家港开幕,主题为“融合·弘扬·共享” [1] - 活动推出文物长江、非遗长江、艺韵长江、行走长江、开放长江五大板块系列活动 [1] - 具体活动包括“大观长江”主题展览、“大江雅集”文化大集、“骑游长江百景”主题活动等 [1] 活动亮点 - 开幕式首演张家港原创小剧场文博融合剧《一次邀请》,讲述9件出土于张家港的珍贵文物的故事 [1] - “大观长江——大江东流与江南繁华”主题展览共展出159件(套)文物 [1] - “骑游长江百景”主题活动发布“3D云游·水韵江苏”项目并启动“Hi, Yangtze River!”入境游旅行社合作伙伴计划(张家港站) [1] - 活动发布涵盖沿江8个城市的电子路书 [1] 活动历史与影响 - 长江文化节已连续举办22年,累计推出180余项活动 [2] - 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参与人数超过5亿人次 [2]
一场艺术季背后,湖北如何让长江文化“活起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2:14
活动概况与规模 - 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于9月12日开幕,将持续至10月30日,主题为“勇担支点建设使命,打造长江文化高地” [1][2] - 艺术季涵盖艺术展演、文博展览、学术交流等十二大板块,精心策划了12项主体活动,其中保留并创新了首届的8项,新增4项 [1][2][3] - 开幕式“点亮长江”深度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运用数字光影、全息投影与无人机编队再现曾侯乙编钟古乐,剧场内座无虚席 [1][2] 内容创新与特色 - 活动以“传承、融合、创新、惠民”为理念,与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联动开幕,融合展、演、销、游多元形态 [6] - 国际层面邀请埃及、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加拿大等国艺术家共演“大河交响”,并举办高端智库对话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2][6] - 十二项主体活动有机衔接,包括主题美术展展出120件作品、音乐周、电影周、阅读周等,使公众沉浸式体验长江文化 [3][5] 科技赋能与文化数字化 - 湖北省博物馆“数字荆楚文明体验馆”借助VR/AR技术精细还原楚文明风貌,宜昌“三峡文旅元宇宙平台”实现线上虚拟游览与线下联动 [7] - 腾讯“繁星计划”打造《荆楚瑰宝》数智书和AI云展厅,观众可在线“敲响”编钟,越王勾践剑IP“小剑剑”VR项目融合古代文化与现代科技 [8] - 文化季强化线上线下联动,通过微短剧推广、新媒体博主互动等方式打破传播圈层,实现从专业活动向全民共享的升级 [9] 资源投入与制度建设 - 湖北建立省级联席会议制度,今年将文保专项资金提升至1亿元,增幅近30%,“十四五”期间已累计投入1.4亿元用于非遗保护 [5] - 全省打造屈原文化公园、三国文化公园等文化地标,推出“长江文明之旅”等特色线路,并成立长江文化研究院等机构 [6] - 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为统领,大力推进武汉中国长江博物馆、南水北调博物馆等标志性项目建设 [6] 社会反响与产业影响 - 观众反馈热烈,武汉相声演员陆鸣表示节目“真正把文化‘活’了起来”,有家长认为科技方式有助于孩子理解历史 [3][9] - 文旅业内人士评价此次活动将宽泛的文化概念多维度全方位落地,是一场“全民的文化狂欢”,避免了曲高和寡 [10] - 围绕长江与楚文化主题推出“云梦秦简”系列文具、“楚辞香氛”等畅销文创产品,并延伸“长江号”游轮文旅线路等产业链 [7]
第22届长江文化节下月港城启幕
苏州日报· 2025-09-28 08:41
今年的长江文化节将注重发挥文化节庆在促消费、兴产业、塑品牌、惠民生方面的综合效应,持续 擦亮长江文化品牌,打造"水韵江苏"鲜明标识。通过整合长江流域优质资源,推动文物、非遗、艺术、 体育、旅游等多业态融合,进一步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深化人文经济发展。 截至目前,长江文化节已成功举办21届,累计开展各类跨区域大型公益文化活动180余项,线上线 下共吸引超5亿人次参与。 面朝大海再谱长江新曲。记者获悉,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人民政府主 办,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5长江文化节定于10月23 日至11月20日在张家港市举行。 2025长江文化节以"融合·弘扬·共享"为主题,坚持政府主导、全域联动、省域共举、全民共享,设 置"文物长江""非遗长江""艺韵长江""行走长江""开放长江"五大板块,涵盖展览、演出、沙龙、体育、 旅游等多种形式。重点活动有"大观长江——大江东流与江南繁华"主题展览、"走进百景说长江"文化沙 龙、小剧场文博融合剧《一次邀请》演出、"骑游长江百景感受水韵江苏"主题活动等,全面展现长江文 化的丰富内涵与时代活力。 ...
新华时评丨为全球江河治理提供更多“长江经验”
新华社· 2025-09-26 17:05
为全球江河治理提供更多"长江经验" 中国的治江实践,为各国提供了大河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新方案。长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 如今,通过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多元融合,不断发展的长江文明培育和涵养着 全新的江河文明形态。如今行走长江两岸,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如火如荼,传统文化从"活"到"火",文旅 产业蓬勃发展,长江文化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重要成果。以长江为依托,中国 近年来积极关注大河流域文化研究保护,举办大河文明对话研讨会等活动,助力世界大河文明和治理经 验的交流互鉴。 长江所承载的,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也是一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中国答卷。长江的故 事,正在成为世界聆听东方、理解中国的绿色注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中国实践,正在从长江走向 世界、启迪未来。 (新华社武汉9月26日电) 中国的治江实践,为世界树立了江河生态治理的样板。在继承传统治水智慧与历代治江经验的基础上, 中国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实现了从大开发到大保护的历史性转变。从岸线整治、排污 口溯源、污水治理,到长江"十年禁渔";从长江保护法全面实施,到跨省域跨部门协作,实现科技赋 能、 ...
13国青年迷上湖北!楚文化引共鸣
财富在线· 2025-09-25 15:15
9月19日至9月23日,首届"国际青年长江行"活动走进湖北省武汉市、荆州市,开启一场联结世界青年、 对话长江文明的文化之旅。来自埃及、巴西、阿根廷等13个世界大河流域国家的国际青年代表,共同探 寻长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感知湖北在长江文化滋养下展现的经济活力、文化魅力与科技动 力。 9月20日晚,首届"国际青年长江行"授旗仪式在湖北荆州举办。马尔代夫青年赋能、信息和艺术部国务 部长阿里·萨曼,阿根廷前科技创新部部长、伊比利亚美洲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菲尔穆斯在授 旗仪式致辞。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李雅芳,湖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 台长何伟,荆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斌共同为青年代表授旗。 在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青年化身"一日江豚饲养员",了解中国在长江生态保护领 域取得的显著成效。 国际青年还体验楚绣、简牍等非遗技艺,身着战国袍登上荆州古城宾阳楼,在黄鹤楼回溯榫卯结构的古 建智慧,了解文物保护和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亲身践行"行走中的文化体验"。"楚篆行云流水,让 我想起了长江,这正体现了文化包容绵延的特征",荷兰青年留学生史凯恩由衷感叹。 从"因江而兴 ...
长江流域文物瑰宝在武汉展出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0:22
展览概况 - 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于23日在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开幕 集中展示来自长江沿线9个省和直辖市37家文博单位的160件文物瑰宝 展现长江文明从起源到传承的发展脉络 [1] - 展览按玉器 漆木器 青铜器 金银器 陶瓷器五大器物体系分为五个单元 串联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明发展历程 [1] - 展览由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 武汉市委宣传部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承办 是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重磅展览之一 [2] 玉器单元 - 展出玉器精品包括来自大溪 良渚 后石家河文化的史前玉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精雕细琢的楚式玉器 [1] 漆木器单元 - 重点展示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漆器精品 以楚国漆器和汉长沙国 广陵国漆器为主 展现跨越八千年的美学史诗 [1] - 长江流域漆文化被称作中国漆艺发展的重要源头和核心区域 [1] 青铜器单元 - 展出来自上游巴蜀文化 中游曾楚文化和下游吴越文化的代表性青铜器精品 呈现神秘浪漫和灵动的艺术特色 [1] 陶瓷器单元 - 梳理近万年来长江流域陶瓷器发展史 从新石器时代高庙陶器到商周印纹硬陶和原始瓷 再到唐代长沙窑瓷器 名窑青瓷及明清御窑彩瓷 [2] - 中国最早的陶器诞生于新石器时代的长江流域 [2]
20种“长江好书”发布 展现长江文明多元魅力
长江商报· 2025-09-22 07:02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在致辞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长江作为流淌在中华民族深 处的文化血脉,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磅礴的生命能量,成为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绵延赓续的有力见证。出版业 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精神特质,系统阐发长江文化的时代 价值,以更多出版精品展现长江文化之美,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风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文化支撑。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9月,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内人潮涌动,2025"长江好书"推荐发布活动在此拉开帷幕。 湖北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以"种子与土壤"比喻活动意义:"每一本'长江好书'都是文化基因的载体,它们在读者 心中生根发芽,最终汇聚成全民阅读的森林。" "长江好书"推荐发布活动不仅为长江文化的传播搭建了一个优质 平台,也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让更多人在书香中感受长江的魅力,汲取精神的滋养。 "'长江好书'参评图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彰显了中国出版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长江出版传媒 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植表示,此次活动旨在撷取反映长江文化精髓、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时代特 ...
300多场文化活动点亮金秋 80余位学者作家面对面开启思想盛宴
长江商报· 2025-09-22 07:02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江楚雅 见习记者 涂媛 长江潮涌千帆竞,文心墨韵润荆楚。 9月19日,2025"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暨第20届华中图书交易会在湖北武汉正式启动。 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12项主体活动之一,本届阅读周活动前后持续一个多月,以9月19日—21日举 办的武汉书展和10月24日—26日举办的第20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为核心,全面展示湖北出版发行行业改革 发展的丰硕成果,打造出版产业交流平台和国家级文化盛会,在金秋时节为荆楚大地注入深沉的文化力 量,更以长江为纽带,串联起中华文明的千年文脉与时代思考。 为期三天的武汉书展期间,一系列出版成果集中亮相,从人文地理绘本到长江题材少年小说,从植物科 普丛书到文创品牌发布,作者与出版人深度分享与互动,带领读者沉浸式感受文化的魅力。 中国出版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江西出版传媒集团、中南传媒等全国400多家出版发行单位集中展 示展销7万余种中国好书、榜单畅销书等精品图书;长江文创、荆楚文创、出版文创、高校文创等全国 100多家文创单位展销近万种特色文创产品;《江上谁家少年》《植物里的中国故事》《李拜天的非正 常日常》及"中国民间文学丛书" ...
2025武汉书展开幕,“书香中国万里行·湖北站”启动
经济观察报· 2025-09-20 23:27
(原标题:2025武汉书展开幕,"书香中国万里行·湖北站"启动)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宋馥李 9月19日,"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暨第二十届华中图书交易会在武汉国际 会展中心正式启动。"书香长江"阅读周是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的12项主体活动之一,由湖北长江出版传 媒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等机构承办,活动前后持续一个多月,其中最为重 磅的活动为武汉书展暨第二十届华中图书交易会。 武汉书展暨第二十届华中图书交易会的展馆总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按照"让阅读活起来、让文化动起 来、让品牌立起来"的办展理念,打造了六大特色展区集群,从图书文创展陈、文化交流、阅读推广、 创意体验、文化惠民等层面,着力培育新时代长江文化品牌,为推进"全民阅读"国家战略。 在展会期间,全国400多家出版发行单位集中展示展销7万余种中国好书、榜单畅销书等精品图书。按 照"展销结合,文化惠民"的办展思路,本届展会在全场图书6折起的基础上,总计发放价值500万元的文 化惠民券,读者叠加使用惠民券后,可享受最低2.5折的"折上折"优惠。因此,展会现场,拎着大包小 包来趸购图书的读者比比皆是。 同日,阅见长江·读书沙龙也在展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