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大案》

搜索文档
《扫毒风暴》编剧:禁毒题材为何值得一写再写
人民日报· 2025-07-31 14:08
我和拍摄团队一同去云南西双版纳采访时,一位参与"10·5"案件的干警对我说:"我们不是不怕死,是 怕抓不到他。"表达很朴素,却震撼了我:缉毒警察们的这番话,彰显了一种置生死于度外、誓把毒魔 绳之以法的信念。这信念令人动容。所以在《湄公河大案》里,我没有设计英雄式主角,而是让每一个 角色都还原"真实":他们也会疲惫、愤怒、迷惘、恐惧,但他们依然选择走下去。这种"走下去"的执着 就是信念。 2019年,我参与创作《破冰行动》。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本土最特殊的禁毒战场——雷霆扫毒的"雷 区"。 "雷霆扫毒"真实原型案件发生在广东汕尾陆丰。一个小小的村落,曾经制造全国1/3的冰毒。毒品带来 了钱,也带来了枪支、暴力和腐蚀力极强的"保护伞"。我们在创作时不断问自己一个问题:"这群人, 是怎么沦陷的?"而我们的民警又是怎样穿越层层迷雾,把整个犯罪网络连根拔起的?禁毒,是我们社 会治理的底线战场,是"人民战役"的典范。 《破冰行动》的原型案件从侦察到抓捕,一共历时3年。3年里,有人牺牲,有人隐忍,有人背负误解, 但他们依然坚守阵地。这部剧播出后,不少基层民警发来信息说:"谢谢你们,替我们表达出了心 声。"这是对编剧最大的安慰 ...
禁毒题材为何值得一写再写(创作谈)
人民日报· 2025-07-31 06:33
电视剧《扫毒风暴》剧照。 片 方供图 禁毒题材是影视创作中一个沉重的主题。从《湄公河大案》到《破冰行动》,再到近期与观众见面的 《扫毒风暴》,我一直围绕禁毒题材进行创作。 这样的"再写一次",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延续,更是一次又一次的现实回响。禁毒题材值得反复书写, 不只是因为它的戏剧张力,更是因为现实生活的沉痛警示。毒品问题就在我们身边的隐秘角落潜伏着。 2013年,我开始《湄公河大案》的剧本创作。最初只是缘于一张新闻照片——13名中国船员在金三角水 域被残忍杀害。这起跨境大案震惊中外,很多人也许只记住了糯康这个名字,但我更在意、更想展现 的,是缉毒民警无畏无私的奉献和牺牲。 我和拍摄团队一同去云南西双版纳采访时,一位参与"10·5"案件的干警对我说:"我们不是不怕死,是 怕抓不到他。"表达很朴素,却震撼了我:缉毒警察们的这番话,彰显了一种置生死于度外、誓把毒魔 绳之以法的信念。这信念令人动容。所以在《湄公河大案》里,我没有设计英雄式主角,而是让每一个 角色都还原"真实":他们也会疲惫、愤怒、迷惘、恐惧,但他们依然选择走下去。这种"走下去"的执着 就是信念。 "雷霆扫毒"真实原型案件发生在广东汕尾陆丰。一个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