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毒风暴》

搜索文档
传媒月月谈:二季度业绩期开启,AI落地推进与优质IP价值持续凸现
2025-08-20 22:4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传媒、电影、IP运营、游戏、AI应用、在线音乐、长视频剧集 [1][2][3] * 公司包括阅文集团、心动公司、华通、完美世界、吉比特、网易、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大麦娱乐、Meta、微博、快手、腾讯、巨量、爱奇艺、芒果超媒、华策影视、柠檬影视 [1][2][3][7][8][9][12][14][15][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电影行业暑期档票房显著改善** * 8月1日至16日全国票房同比增长74% 观影人次接近翻倍增长 [4] * 7月全国票房同比下滑20% 观影人次下滑17.5% [4] * 《南京照相馆》预测票房超过30亿元 《浪浪山小妖怪》衍生合作品牌数及口碑发酵表现良好 [4] **IP行业加速发展 变现模式多元化** * IP方从内容创造者向运营商转化 通过收入多元化及产业链布局延展放大IP价值 [6] * 阅文集团上半年IP衍生业务GMV达4.8亿元 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7] * 阅文集团自营门店约10家 新品推出速度是2024年的3~4倍 头部IP包括全职高手、诡秘之主、道诡异仙 [7] **游戏板块业绩超预期 资源聚焦策略明确** * 心动、华通、完美、吉比特等验证中性体量厂商产品周期 [9] * 网易优化研发资源组织方式 更专注更大研发项目 心动每年新游推出节奏一到两款 吉比特集中资源在核心产品运营与用户服务 [9] * 重点关注产品包括心动一色跟L2 吉比特仗剑传说海外表现 道友来挖宝空间 完美一环第四季度上线 华通King Short国内计划与Tasty海外流水 巨人超自然行动组 网易遗忘之海 [10] **AI应用多模态落地加速 商业化进程推进** * AI视频用户群体增加 变现效率提升 商业化加速 大B端客户接受度提高 [11] * 可琳全球创作者超过4500万人 累计生成视频数量超过2亿个 vivo产品上线8个月通过AI实现2000万美元收入 [11] * AI广告领域各公司优化广告效果 Meta、微博、快手、腾讯、巨量等强调AI内容素材生产提效 通过跨平台数据融合加速自研AI工具替代 [12] **广电新政利好长视频剧集行业** * 新政策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 优化管理和审查机制 鼓励创新和多元题材创作 [13] * 缩短电视剧项目从备案到开播上线周期 减少库存剧现象 [13] * 爱奇艺、芒果超媒、华策影视、阅文集团、柠檬影视有望受益 芒果TV MAU环比上升3%至2.8亿人 [14] **在线音乐行业竞争格局及盈利韧性优势明显** * 腾讯音乐二季度SVIP付费用户率渗透率达12% 非订阅业务收入增速超预期 [15][16] * 网易云音乐销售费用控制能力突出 获客ROI提升显著 [16] * 腾讯音乐2025年净利润预测95亿元 2026年112亿元 网易云音乐2025年29亿元 2026年21亿元 [16] 其他重要内容 **国庆档影片储备丰富** * 已定档《刺杀小说家2》和《熊猫计划2》 储备影片包括《志愿军三三国的星空》等 [5] **大麦娱乐关注授权及演出数据** * 三丽鸥与企卡瓦授权趋势良好 关注暑期演出数据及上半财年衍生品增速 [8] **阅文短剧业务发展迅速** * 自3月以来升级短剧业务开放超过2000部网文打造优质IP 上半年单项短剧项目最高流水超过8000万元 [7] **AI视频技术难点突破** * 主体一致性和动作美学等难点突破 客群渗透将持续提升并催化更好付费习惯 [11]
从“一张糖纸”看《扫毒风暴》,藏在细节中的人物血肉!
搜狐网· 2025-08-15 17:32
剧集表现与市场反响 - 央视八套收视率峰值达2.8568%,腾讯视频热度峰值28808,全网播放量累计超7亿[2] - 豆瓣评分从开分7.9升至8.0,收官后占据剧集会员拉新榜第一[2] - 社交平台讨论热度持续,观众评价"烧脑刺激""值得二刷"[2] 剧情细节与人物塑造 - "大虾酥"糖纸成为关键剧情反转道具,推动大毒枭卢少骅败落[3][5] - 糖果细节体现人物血肉:卢少骅通过吃糖调节情绪,警方用糖庆祝胜利[5] - 糖果在不同场景中兼具情绪调节功能,体现其跨群体价值共性[5] 价值观与行业启示 - 剧集传递正义战胜邪恶的价值观,反映缉毒工作高危性与不可预知性[6][8] - 细节打磨与演技演绎获好评,印证品质作品对影视行业的正向引导作用[8][10] - 优质作品为行业树立信心,对抗流水线生产模式[8] 糖果行业与品牌关联 - 剧集背景设定于1995年中国糖果业蓬勃期,马大姐食品旗下大虾酥当时已是春节抢手货[11] - 马大姐大虾酥糖2024年获"全国销量第一"认证,企业拥有6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和20项实用新型专利[11][13] - 企业将非遗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参与9项国家标准和13项行业标准编制[13] 品质追求与产业升级 - 剧集细节刻画体现品质作品的长尾价值,呼应糖果行业对品质的持续追求[10][13] - 马大姐食品通过全产业链打造与品类创新延续工匠精神,引领行业创新发展[11][13] - 高品质产品与影视作品共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加速器[13]
阅文集团(00772.HK):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IP衍生品业务加速发展
格隆汇· 2025-08-15 11:49
业绩表现 - 1H25公司实现收入31.91亿元,同比下降23.9% [1] - 1H25 Non-IFRS净利润5.08亿元,同比下降27.7%,基本符合预期(4.86亿元)和Bloomberg一致预期(4.84亿元) [1] - 剔除新丽传媒影响后,其他业务1H25 Non-IFRS净利润同比增长35.7% [1] 在线业务 - 1H25在线业务收入19.85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自有平台产品收入增长3.1%,腾讯渠道收入下降25.6% [1] - 腾讯渠道MAU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因策略向付费阅读产品倾斜 [1] - 预计全年在线业务收入同比相对稳健 [1] IP运营业务 - 1H25 IP运营及其他收入12.05亿元,同比下降46.4%,主要因新丽传媒上半年无剧集播出 [1] - 1H25 IP衍生品GMV达4.8亿元,接近去年全年5亿元水平 [1] 成本与费用 - 1H25毛利率50.5%,同比提升0.5ppt [2] - 销售费用因无影视项目上线而同比下降,管理费用绝对值小幅下降 [2] - 1H25因视同处置被投资公司产生净收益5.8亿元,为一次性事项 [2] 新丽传媒与剧集储备 - 新丽传媒2025年预计利润3.45亿元,同比相对平稳 [3] - 定制剧比例提升导致收入侧同比波动 [3] - 剧集储备包括《扫毒风暴》《哑舍》《独身女人》《年少有为》《除恶》及电影《情圣3》 [2][3] 短剧与IP衍生品 - 2025年3月公司升级短剧业务,开放超2,000部网文IP打造优质短剧,1H25单部短剧最高流水超8,000万元 [3] - IP衍生品业务线下自营门店已有十余家,新品推出速度是去年的3~4倍 [3] - 计划2H25推出《全职高手》相关毛绒产品,头部IP包括《全职高手》《诡秘之主》《道诡异仙》等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5/26年Non-IFRS净利润预测,现价对应21.2/18.4倍25/26年Non-IFRS P/E [3] - 目标价43.5港元对应25/26年30/26倍Non-IFRS P/E,较现价有39.4%上行空间 [3]
暑期档的超新鲜与不过时:《扫毒风暴》登顶,喜综热度持续
南方都市报· 2025-08-10 08:45
剧集市场表现 - 2025暑期档剧集竞争激烈,《扫毒风暴》以豆瓣8分、腾讯视频站内热度2.8万+、单日播放量3000万+的成绩取代《以法之名》成为新榜首 [2][8] - 《以法之名》虽全网有效播放量达15.6亿、热度6162万,但豆瓣评分从7.8下滑至6.9,主要因结局争议 [14] - 古装IP剧《凡人修仙传》优酷站内热度破万创纪录,但剧情压缩和选角争议导致口碑分化 [16][17] - 《锦绣芳华》延续前作热度,微博话题何惟芳蒋长扬亲好猛单日阅读量破亿,但续集间隔半年引发观众疲劳 [17][18] 综艺市场动态 - 旅行探索类《地球超新鲜》开播即登顶,以2.5分优势领先《奔跑吧第九季》 [19] - 脱口秀综艺《喜单2》和《脱友2》女演员占比达39%,女性议题带动99个微博热搜和69个小红书TOP1话题 [22] - 《一饭封神》因抄袭网飞《黑白厨师》引发争议,赛制、评委配置和舞台设计高度雷同,但娱乐化改编吸引非专业观众 [29][30] 内容制作趋势 - 刑侦题材持续走强,《扫毒风暴》通过重剪镜头、简化叙事优化观看体验,豆瓣评分稳定在7.6分 [8][9] - 古装剧IP开发面临挑战,《凡人修仙传》男频内容女性化改编引发原著粉不满 [17] - 综艺内容女性向升级,脱口秀节目通过性骚扰、家庭暴力等议题制造话题热度 [22][23] 平台数据亮点 - 腾讯视频《扫毒风暴》单日涨幅创平台纪录,CCTV-8收视率从1.35%反弹至1.7557% [8] - 优酷《凡人修仙传》开播三天热度破万,市占率达7.7% [16] - 《喜单2》首播斩获99个微博热搜,《脱友2》三期节目小红书登顶64个热点 [22]
暑期档剧集上半场:“现象级”缺失,“探案”成小爆款高地?
36氪· 2025-08-03 16:04
暑期档市场表现 - 2025年暑期档上半场(6-7月)整体热度不及预期,虽有《以法之名》《朝雪录》《临江仙》等平台破万剧,但市场趋冷现象明显 [1][3] - 头部剧集数据下滑:《以法之名》灯塔集均5058万、云合集均3500万,豆瓣12万+打分,较往年爆款标准偏低 [3][7] - 2025上半年长剧市场TOP3《大奉打更人》《藏海传》《国色芳华》正片有效播放19.3亿,榜首数据仅相当于2024年第五名水平 [3] - 集均V30榜单显示头部剧集数据收缩:《漂白》5490万居首,但该成绩在2024年仅排第六 [4] 题材格局变化 - 司法刑侦剧崛起:《以法之名》登顶多平台月度TOP1,《扫毒风暴》豆瓣8.0分成为口碑冠军,打破古装剧垄断格局 [5][6] - 古装剧仍具市场基础:灯塔暑期档TOP10中《临江仙》《书卷一梦》等占4席,其中《锦绣芳华》豆瓣7.0分、打分人数近20万 [6][7] - 古装细分题材创新:《锦绣芳华》延续女本位叙事,《书卷一梦》尝试"穿书+无限流",《朝雪录》验证古装探案剧爆款潜力 [9] - 其他题材表现平淡:青春剧《焕羽》豆瓣7.1但热度不足,年代剧《淬火年代》沦为背景板 [11] 平台竞争策略 - 排播模式转向流量承接:平台采用同类型剧接档(如刑侦接刑侦、古装接古装)替代传统同题竞争 [12] - 爱奇艺案例:《朝雪录》站内热度连续7天破万,续看率81%,云合市占率32.4%,但商业价值与现象级爆款仍有差距 [19] - 多平台混战格局:优酷《以法之名》对垒腾讯《桃花映江山》、爱奇艺《书卷一梦》,后续《凡人修仙传》《定风波》加入战局 [12] 行业趋势观察 - 演员市场迭代:实力派"叔圈"演员(如雷佳音、张译)因角色同质化遭遇观众审美疲劳,市场开始反思盲目追捧现象 [13][14] - 爆款标准争议:平台破万剧指标(如爱奇艺热度值体系)引发讨论,市场期待现象级作品而非单纯数据达标 [15][19] - 悬疑元素受宠:司法刑侦与古装探案两类含悬疑标签的题材成为暑期档爆款高地 [9][11]
《扫毒风暴》火热收官,用时代剧方式讲述禁毒往事
第一财经· 2025-08-03 14:53
影视行业分析 - 《扫毒风暴》以最高4.0935%的收视率成为暑期档最热长剧 [2] - 全媒体触达41.64亿人次 全媒体视听总时长5.58亿小时 年轻用户占比36.4% [2] - 豆瓣开分7.9分 后续持续破圈 [2] 制作团队实力 - 导演五百曾执导《扫黑风暴》等口碑作品 《扫黑风暴》2021年剧王 腾讯视频上线6小时播放量破亿 [2] - 主演段奕宏 秦昊均为演技派中生代男演员 [2] - 编剧陈育新专注禁毒题材 创作过《湄公河大案》《破冰行动》等作品 [2] 内容创作特点 - 采用双主线叙事 缉毒警与毒枭双线并行 [6][8] - 突破传统缉毒剧模式 强调心理博弈而非暴力对抗 [8] - 还原上世纪90年代禁毒历史 展现"隐秘战役"的复杂性 [6] 市场表现与口碑 - 暑期档具备"剧王"潜质 开播前即受期待 [2] - 前几集剧情紧凑但人物关系复杂 部分观众难以理解 [11] - 第17集后出现逻辑硬伤 结局引发争议 [11] 题材价值 - 禁毒题材具有戏剧张力 能反映社会现实 [3] - 记录中国从"人情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变过程 [11] - 展现缉毒警真实工作状态 反映"年损四百人"的行业现实 [11]
《扫毒风暴》编剧:禁毒题材为何值得一写再写
人民日报· 2025-07-31 14:08
我和拍摄团队一同去云南西双版纳采访时,一位参与"10·5"案件的干警对我说:"我们不是不怕死,是 怕抓不到他。"表达很朴素,却震撼了我:缉毒警察们的这番话,彰显了一种置生死于度外、誓把毒魔 绳之以法的信念。这信念令人动容。所以在《湄公河大案》里,我没有设计英雄式主角,而是让每一个 角色都还原"真实":他们也会疲惫、愤怒、迷惘、恐惧,但他们依然选择走下去。这种"走下去"的执着 就是信念。 2019年,我参与创作《破冰行动》。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本土最特殊的禁毒战场——雷霆扫毒的"雷 区"。 "雷霆扫毒"真实原型案件发生在广东汕尾陆丰。一个小小的村落,曾经制造全国1/3的冰毒。毒品带来 了钱,也带来了枪支、暴力和腐蚀力极强的"保护伞"。我们在创作时不断问自己一个问题:"这群人, 是怎么沦陷的?"而我们的民警又是怎样穿越层层迷雾,把整个犯罪网络连根拔起的?禁毒,是我们社 会治理的底线战场,是"人民战役"的典范。 《破冰行动》的原型案件从侦察到抓捕,一共历时3年。3年里,有人牺牲,有人隐忍,有人背负误解, 但他们依然坚守阵地。这部剧播出后,不少基层民警发来信息说:"谢谢你们,替我们表达出了心 声。"这是对编剧最大的安慰 ...
禁毒题材为何值得一写再写(创作谈)
人民日报· 2025-07-31 06:33
电视剧《扫毒风暴》剧照。 片 方供图 禁毒题材是影视创作中一个沉重的主题。从《湄公河大案》到《破冰行动》,再到近期与观众见面的 《扫毒风暴》,我一直围绕禁毒题材进行创作。 这样的"再写一次",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延续,更是一次又一次的现实回响。禁毒题材值得反复书写, 不只是因为它的戏剧张力,更是因为现实生活的沉痛警示。毒品问题就在我们身边的隐秘角落潜伏着。 2013年,我开始《湄公河大案》的剧本创作。最初只是缘于一张新闻照片——13名中国船员在金三角水 域被残忍杀害。这起跨境大案震惊中外,很多人也许只记住了糯康这个名字,但我更在意、更想展现 的,是缉毒民警无畏无私的奉献和牺牲。 我和拍摄团队一同去云南西双版纳采访时,一位参与"10·5"案件的干警对我说:"我们不是不怕死,是 怕抓不到他。"表达很朴素,却震撼了我:缉毒警察们的这番话,彰显了一种置生死于度外、誓把毒魔 绳之以法的信念。这信念令人动容。所以在《湄公河大案》里,我没有设计英雄式主角,而是让每一个 角色都还原"真实":他们也会疲惫、愤怒、迷惘、恐惧,但他们依然选择走下去。这种"走下去"的执着 就是信念。 "雷霆扫毒"真实原型案件发生在广东汕尾陆丰。一个小 ...
《扫毒风暴》凭什么火?长剧市场需要“不糊弄”的硬作品
36氪· 2025-07-27 08:58
市场表现 - 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峰值突破28000,进入"腾讯视频必看俱乐部" [5] - 豆瓣评分7.9,成为近期评分最高的国产剧 [5] - 采用多线叙事手法,背景设定在20世纪90年代新型冰毒渗透时期 [10] 叙事结构 - 采用"六线并行"复杂叙事,结合"混沌的白"与"五彩斑斓的黑"探讨人性 [9] - 三条主线:缉毒警察查案贯穿始终,境外海洛因旧线与新型冰毒制贩新线嵌套 [10] - 毒贩内部存在传统海洛因阵营与新兴冰毒势力的权力斗争 [13] 人物塑造 - 缉毒警察林强峰设定为"有勇有谋有伤疤"的非符号化形象 [16][17] - 反派卢少骅被塑造为反社会人格典型,拒绝为其恶行寻找开脱理由 [22][25] - 配角如卢天赐、沈萍等小人物展现毒品对普通人的毁灭性影响 [28] 制作细节 - 融入真实抓捕纪录片片段,增强现实冲击力 [8] - 精准还原90年代元素:99式警服变迁、BP机、迪斯科音乐等时代符号 [31] - 采用高饱和色调与主观镜头呈现社会转型期的个体迷惘 [34] 行业意义 - 证明长剧可通过扎实叙事(如11.99吨冰毒等细节)获得观众认可 [15][36] - 突破传统刑侦剧框架,结合悬疑与时代感形成"长90年代"叙事剖面 [29] - 以成熟类型叙事承载现实主义深度,实现情绪共鸣与市场价值双赢 [36]
阅文集团(00772.HK):剧集确认或集中在下半年 IP衍生品业务稳步推进
格隆汇· 2025-07-19 19:22
业绩预测 - 预测1H25收入31.26亿元 同比下降25.4% Non-IFRS净利润4.86亿元 同比下降30.8% [1] - 预计1H25在线业务收入19.57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版权运营业务收入11.69亿元 同比下降48% [1] - 新丽传媒1H25净亏损1500万元 因剧集播出节奏影响上半年无剧集播出 [1] 在线业务 - 在线业务承担IP蓄水池作用 维持与作家生态 持续孵化优质IP [1] - 阅文短剧2025年上半年推出数十部作品 爆款率达60% 与红果短剧合作采用净额法记账 [1] 版权运营 - 新丽传媒剧集《扫毒风暴》已于7月12日播出 2025年储备包括《独身女人》《除恶》等 2026年储备《庆余年3》《赘婿2》 [1] - 维持新丽传媒2025年全年利润3.8亿元的预测 [1] IP衍生品业务 - 主力IP包括《全职高手》《一人之下》《狐妖小红娘》等 覆盖北上杭核心二次元商圈及线上线下销售网点 [2] - 2025年聚焦轻软周边 战略投资毛绒潮玩品牌"超级元气工厂"10%股权 计划2025年下半年推出新产品线 [2] 盈利预测调整 - 因短剧合作记账模式调整 下调25/26年收入4%/5%至79/83亿元 维持Non-IFRS净利润预测 [2] - 现价对应25/26年21.8/18.9倍Non-IFRS P/E 目标价上调20.8%至43.5港元 对应25/26年30/26倍P/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