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丰碑》

搜索文档
国际知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以雕塑为媒,推动中西文明深度对话
环球时报· 2025-05-19 06:58
文化出海战略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推介中国特色文化 [1] - 中国文化在海外不断创造夺目成绩,推出"文化出海TALK"系列访谈邀请不同领域亲历者分享经验 [1] - 吴为山雕塑《紫气东来·老子出关》在俄罗斯国立工艺美术大学落成,是莫斯科首座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大型雕塑 [1] 雕塑艺术国际化 - 吴为山长期以雕塑推动中西文明对话,作品在韩国、巴西、德国、法国、意大利、希腊、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户 [2][7] - 雕塑《孔子》铜像永立巴西库里蒂巴市政中心广场,该广场被命名为"中国广场" [2] - 《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在希腊雅典古市集广场揭幕,希腊文明首次将中国艺术家作品立于文化核心之地 [2] 艺术传播理念 - 艺术作为人类心灵镜子,能映照时代与国家,彰显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 [3] - 雕塑跨越时空障碍,具有强烈表现力,是极具传播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 [3] -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外国人需借助文化载体理解,雕塑能突破语言和空间限制 [3] 创作方法论 - 雕塑以石材、不锈钢等材料凝固艺术家的精神内涵与人文价值 [4] - 创作历史人物时深入研究其思想学说、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与精神状态 [5] - 确立"中西文化对话"创作主题,选择代表性人物进行艺术性对话 [6] 成功关键因素 - 雕塑作品走出去的四大原因:历史人物贡献、中国经济发展、独特文化表达、面向未来的对话价值 [7] - 已创作600多尊雕塑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户 [7] 数字化传播策略 - 提出"馆际协同+数字化"策略,结合博物馆历史作品与美术馆当代创作 [9] - 开发数字展厅、视频讲解、线上导览,让海内外观众"在线游展" [9] - 中国美术馆联合全国博物馆策展,展出书法、雕塑、绘画等珍品 [9] 文化传播建议 - 文化传播应是全民参与、立体化推进的事业 [11] - 需展示中国历史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创造 [11] - 传播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国家地区调整内容形式方法 [12] - 年轻艺术家需深入学习中国文化,了解目标国家文化背景 [13]
百年之约,青春为碑——写在《百年丰碑》雕塑落成六周年之际
新华网· 2025-04-30 22:16
雕塑作品《百年丰碑》 - 雕塑由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创作 主体以"工"字为造型 寓意勤工俭学之路 正面展现周恩来 邓小平 蔡和森等历史人物群像浮雕 [2] - 雕塑尺寸为4.65米宽 2.9米高 重达4.5吨 采用青铜材质 融合写实与写意手法 [2] - 作品自2018年开始创作 吴为山查阅数以千计历史影像与档案 数易其稿 [2] 雕塑的文化意义 - 雕塑于2019年5月4日在法国蒙达尔纪市邓小平广场揭幕 成为中法文化交流重要象征 [1][4] - 法国艺术界评价吴为山为"有罗丹之魂的中国雕塑家" 作品被誉为承载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魂 [4] - 雕塑安放在当年中国青年赴法的蒙达尔纪火车站前 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对话 [2][7] 历史背景与时代精神 - 作品纪念1919年起赴法勤工俭学的中国青年群体 包括周恩来 邓小平等历史人物 [1][2] - 2025年正值雕塑揭幕六周年暨五四运动106周年 作品持续传递跨越百年的青春理想 [5][7] - 雕塑通过艺术形象唤醒当代青年精神 成为新时代文化地标 [3][4] 艺术创作特点 - 吴为山通过雕塑语言将历史人物群像转化为永恒艺术形象 使历史人物成为可对话的同行者 [3] - 创作注重灵魂表达 将中法友谊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青铜材质 [2][4] - 作品突破传统纪念碑形式 以现代雕塑语言重构历史记忆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