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江茶
icon
搜索文档
三江为何独钟情大湾区?一杯茶、一幅农民画里的山海协作密码
南方农村报· 2025-10-11 15:06
粤桂协作机制与活动 - 粤桂协作框架下的专场对接已形成常态化机制,成为三江物产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桥梁 [6][7] - 计划于10月12至13日举办粤桂协作・2025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农特产品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推介活动 [5] - 2025年3月三江参与了“出乡入湾”粤桂产销对接活动 [6] 三江物产的生态优势 - 三江侗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常年超过78%,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充沛雨水和22℃的年均气温,形成无工业污染的生态优势 [13][14] - 高海拔茶园(如布央仙人山茶园海拔800米)的温差催生出醇厚的三江茶,古法技艺腌渍的酸鱼酸肉具有独特风味 [12][15] - 最具代表性的三江油茶已从传统待客饮品发展为“可携带的非遗”,当地茶企开发的即食油茶礼盒通过冷链物流进入广州市场 [18][19][20][21] 协作支持与基础设施 - 根据《吴川市-三江侗族自治县2025年粤桂协作重点工作计划》,协作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65%,重点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分拣中心等基础设施升级 [31][32] - 依托粤桂共建的物流体系,鲜茶从采摘到运抵广州的时间已缩短至12小时 [33] - 吴川驻三江工作组创新推出“江川”品牌矩阵,旗下特色农产品在深圳展会上多次达成大额订单 [34]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超7000万人口,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万元,对特色农产品的旺盛需求为三江物产提供了巨大市场 [42][43] - 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的物流网络,三江茶在3天内可抵达上海、北京等地,并借助广交会平台进入香港、澳门商超 [46][47] - 2024年广州专场推介会上,多家湾区餐饮企业签订供货协议,油茶预制菜逐步进入珠三角商超体系 [37][38] 产业发展成效 - 仙池茶业等企业通过协作平台拓展市场,已建成有机茶叶基地1735亩,年销售额较五年前大幅增长 [40] - 今年以来,东部省份采购、帮助销售西部协作省份农副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金额达212.18亿元,三江作为重要供应地份额占比逐年提升 [48][49] - 三江已有多款茶叶产品通过“圳品”认证,截至报道时,广西全区获“圳品”认证的农产品达234个,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品牌的跨越 [50][52][53][54][55] 文化赋能与旅游带动 - 三江农民画作为重点展品在推介会上亮相,艺术家在保留传统技法(如张军谊的《油茶丰收》)的同时进行创新(如吴怡悦将侗绣纹样融入现代插画),并开发出笔记本、丝巾等衍生品 [62][66][67] - 粤桂协作打造的“侗乡文化之旅”每年吸引大量大湾区游客前往三江,体验打油茶、学画农民画,同时带动了农产品消费增长 [72][73] - 文化吸引力转化为发展动能,使客户在购买产品的同时也是在购买一种生活方式,让生意更长久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