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网贷

搜索文档
不良资产遭“骨折价”处置,主动优化还是无奈之举?
券商中国· 2025-03-25 16:36
开年以来,金融机构积极推动风险出清、各项年度数据陆续出炉,不良资产处置风险也被推至行业的风口 浪尖。 除不良资产处置的行业概况外,市场还应从银行经营角度分析,即出清不良不完全是割肉止损的无奈之 举,而是战略层面的主动优化。在平时,银行需为不良贷款计提拨备,进而产生资本占用。剥离、核销存 量不良后,资本占用获得释放,银行腾挪信贷资源投向更高收益的优质资产,表内数据将得到优化。 市场的过度关切,或源于对银行资产质量绝对安全的执念,但金融的本质是经营风险,不良贷款如同新陈 代谢中的"死细胞",定期清理方能维持机体健康。截至2024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3万亿元,不 良率1.5%,环比下降6个基点,全年不良转让规模上升也展示处置渠道日渐畅通。 当然,虽然市场已发展成熟,但不能盲目乐观。多个数据显示,银行信用卡透支、个人信贷不良率正在攀 升,这也暴露了零售转型中"重规模、轻质量"的隐患。因此,行业需要明确,不良资产转让、风险出清并 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银行修正战略的契机:未来,唯有强化客群分层、风控建模与场景深耕,方能避 免"扩张—不良—转让"的循环。 面对市场对于不良资产转让相关问题的热议,各方不妨多保持一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