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外心脏复苏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新技术为心脏移植供体短缺解困
环球网资讯· 2025-07-22 15:16
心脏复苏与保存技术突破 - 美国外科团队研发低成本心脏复苏与保存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通过体外复苏儿童心脏和体内冷却保存成人心脏的创新方式解决传统方法的伦理争议与成本瓶颈 [1] - 当前心脏移植供体主要依赖脑死亡但心跳尚存的捐献者 数量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心脏停跳5分钟后宣告死亡的捐献者现有复苏手段存在显著局限 [1] - 体外机器复苏设备成本高昂且无法适配体重不足40公斤的婴幼儿 体内复苏因伦理争议难以推广 医生担忧可能改变死亡原因记录或理论上存在恢复脑部血流的风险 [1] 婴幼儿心脏移植技术 - 杜克大学团队研发体外心脏复苏系统实现技术突破 通过导管向主动脉泵入含氧血液 经左心室出口收集氧合后循环回输使离体心脏恢复自主跳动 [1] - 团队以仔猪验证可行性后 在今年完成首例人体移植 将1个月大死亡婴儿的心脏经体外重启后成功移植给3个月大婴儿受者 [1] - 术后3个月受者心脏功能正常且无排异反应 [1] 成人心脏保存技术 - 范德堡大学团队研发心脏保存技术 通过夹闭主动脉向心脏注入含红细胞和保护液的冷却含氧液体 使心脏处于"放松休眠"状态后移植 [2] - 首批3例成人受者在术后6个月心脏功能稳定无排异反应 后续20例手术均获积极结果 该技术同样适用于儿童群体 [2] 技术影响与评价 - 两项技术突破传统移植器官获取过程中的伦理与技术限制 为扩大移植供体来源提供关键性支撑 [2] - 纽约大学医学专家评价这是器官移植领域的重要突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