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倒置荧光显微镜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倒置荧光显微镜市场前15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7-08 18:07
倒置荧光显微镜市场概述 - 倒置荧光显微镜采用光源和物镜位于载物台下方的特殊光学结构,可直接观察培养皿中的活体样本,适用于动态生物学研究[1]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19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增长至4.91亿美元,2025-2031年CAGR为6.05%[14] - 主要增长动力包括生命科学领域爆发(基因编辑、单细胞分析)、工业检测升级及STEM教育普及[14]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前五大厂商(Leica Microsystems、Nikon Instruments、蔡司、Keyence、Evident)合计占据82.39%市场份额[5] - 核心厂商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等地区[5] - 国际品牌垄断高端市场并通过技术专利构筑壁垒,国内企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面临价格战[18] 产品细分分析 - 按产品类型划分,三目镜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约77%[6][8] - 按应用领域划分,医院是最大下游市场,占比44.09%[10] - 产品智能化趋势显著,多数设备已实现自动对焦和AI图像识别功能[15] 技术发展趋势 - 高分辨率与多模态集成成为发展方向,超分辨成像(如双光子激光扫描)提升肿瘤诊断精度[16] - 国产技术取得突破,本土企业通过自研光学系统和传感器提升国产化率[16] - 技术迭代加速是行业主要挑战,高端光学元件仍依赖德日企业[18] 区域市场动态 - 中国市场受益于政策支持,科技部设立50亿元专项资金推动高端设备研发[20] - 北美和欧洲市场受科研投入驱动,欧盟"地平线欧洲"计划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专项资助促进技术升级[20] - 新兴领域如材料科学、环境监测和制药工业成为增长新动力[22] 行业机遇与挑战 - 生物医学需求稳固,活细胞成像和免疫疗法监测推动高精度设备采购[21] - 便携化设备满足移动实验室需求,催生野外研究和现场检测新场景[23] - 技术路线不确定性增加,多模态集成研发周期长且投入高[18] - 贸易保护措施抬高出海成本,挤压国产企业利润空间[18]
15亿!1300台!辽宁21所高校进口设备采购论证结果公布
仪器信息网· 2025-06-24 15:02
辽宁省高校2025年进口设备采购计划 核心数据 - 采购总金额约15.3亿元,其中仪器设备占比超99%(约15.2亿元),其余涉及图书、电动机等[1][5] - 覆盖21所院校,包括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采购设备数量从1台至554台不等[2][6][7] 重点院校采购情况 - **中国医科大学**:采购107台设备,金额达2.39亿元,包含: - 智能医学学院采购全息断层扫描活细胞及类器官成像系统(580万元/套)[4] - 健康科学研究院采购高通量全自动生物智能分析系统(2100万元/台)[5] - 基础医学院采购光标记空间蛋白质组学分析系统(680万元/套)[5] - **沈阳农业大学**:采购554台设备,金额最高(2.99亿元)[6] - **辽宁中医药大学**:采购43台设备,金额1.13亿元[6] 高价值设备清单 - 单台超500万元设备: - 晶格光体积成像系统(760万元/套)[5] - 双转盘共聚焦高通量成像分析系统(700万元/台)[5] - 超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480万元/套)[5] - 医学专用设备占比显著,如流式细胞仪(65万元)、原子力显微镜(400万元)[4][5] 政策背景 - 采购需符合技术转让或补偿贸易原则,重大技术装备需省级部门审批[8] - 进口产品论证结果公示涉及42份附件,覆盖全部21所院校[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