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硅酸优质矿泉水

搜索文档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西藏地质科研60载变迁:从“地质老三件”到“空天地一体”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20:20
技术发展历程 - 西藏地质工作从依赖地质锤、放大镜、罗盘"老三件"的传统方式起步,逐步发展为多源数据与综合观测支撑的现代化地质调查体系[1] - 当前地质勘查采用"空天地一体化"模式,结合地面地球物理、钻探测试、航空与卫星遥感数据,实现跨尺度协同反演与综合判识[3] - 技术变革显著提升目标区圈定、地层构造特征刻画及成因演化规律研究的效率与精度[3] 地热资源开发成果 - 西藏羊八井建成国内首座中高温地热发电站,累计发电量超过35亿度,20世纪90年代冬季供电量占拉萨电网的60%[2] - 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实现单井发电潜力评估达"万千瓦级",为清洁能源开发奠定技术基础[2] - 地热开发坚持科学论证、分区分类、生态优先原则,推动发电与直接利用场景协同发展[4] 资源勘查重大发现 - 发现并评价全球珍稀的天然小分子团锂、锶、偏硅酸优质矿泉水资源[2] - 共同发现全球规模最大的新型铯硅华矿床[2] - 促成国家地质勘查专项《青藏专项》设立,专项在西藏基础地质及资源勘查中成效显著[2] 人才与科研体系建设 - 西藏本地地质人才规模持续扩大,本地人才占比超过50%,团队结构优化且年轻化[3] - 青藏高原孕育重大原创成果,中国两院院士中四五十位的重要研究成果源自该区域[3] - 科研机构与高校协同培育人才,青年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与重大工程中崭露头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