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搜索文档
倒计时4天!中能建/中电建/中海油/华能/国电投/三峡上海院/龙源振华/海油工程/明阳智能/运达股份/天科院/国网/南网……
DT新材料· 2025-07-19 20:05
论坛概况 - 2025(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MCES2025)将于7月23-25日在南通召开,聚焦海洋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挑战 [1] - 核心议题包括:创新技术驱动融合发展、示范工程规模化推广、深远海施工成本优化等 [1] - 活动形式涵盖青年科学家论坛、全体大会、四大专题论坛及产业对接展览 [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包括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创新联盟等 [4] - 协办单位涉及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长三角高等研究院等高校机构 [4] - 论坛主席由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Torgeir Moan等权威专家担任 [4] 专题论坛设置 - **海上风电专题**:探讨深远海开发降本增效路径,涵盖浮式平台设计、系泊系统创新等 [15][17] - **海上光伏专题**:分析浮式光伏水动力特性、锚固技术及融合开发案例 [18][20][23] - **海洋能专题**:研究波浪能、潮流能装置阵列化开发及多能互补系统 [22][26] - **Power to X专题**:聚焦海上风电制氢、电解海水制氢等技术路线与商业模式 [27][30] 技术亮点 - 青年科学家论坛展示前沿研究:浮式风机减振设计、海上风电场布局优化、波浪能空化抑制等 [5][6] - 创新成果包括:折叠型漂浮光伏解决方案、浮水抗火防护服、波浪能充电机器人等 [6] - 重大工程案例: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装置"南鲲号"、深远海风电海底电缆技术等 [14] 产业参与 - 参会企业覆盖全产业链:明阳智能、中天科技海缆、维希艾环保新材料等 [33][35][40] - 科研机构深度参与: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等 [37][38] - 金融机构与法律服务商提供支持: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探讨蓝色金融路径 [25] 会议议程 - 全体大会聚焦"十五五"政策前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宏观议题 [12][13] - 分论坛技术报告涉及:石墨烯防腐涂层、超声无损检测、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等 [16][19] - 产学研对接活动包括项目地图发布、创新产品展览等 [1]
倒计时5天!中能建/中电建/中海油/华能/国电投/三峡上海院/龙源振华/海油工程/明阳智能/运达股份/天科院/国网/南网……
DT新材料· 2025-07-18 23:12
论坛概况 - 2025年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MCES2025)将于7月23-25日在南通召开,聚焦"深远海施工成本困局破解"等三大热点议题[1] - 同期举办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四大专题论坛及产业对接活动,覆盖海上风电/光伏/海洋能/Power to X四大领域[1][5] - 主办方包括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三家权威机构,协办单位涉及东南大学等六所高校[4] 核心议题 技术突破 - 深远海开发需突破漂浮式风机基础设计(11:40专题报告)[17]、兆瓦级波浪能装置("南鲲号"案例)[14]、海底电缆(15:15报告)[14]三大技术瓶颈 - 海上光伏重点研究浮式结构水动力特性(11:00报告)[21]、锚固系统(10:20报告)[24]、组件可靠性(09:40报告)[24] - 海洋能领域关注阵列式叶轮波浪能捕获(14:10报告)[29]与温差能利用(13:30报告)[29] 产业协同 - 明阳智能展示风渔融合实践(09:20报告)[16],中天科技分享海缆技术(15:15报告)[14] - 维希艾环保新材料推出深远海降本方案(10:20报告)[17],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亮相(17:25报告)[16] - 氢能领域覆盖电解海水制氢(14:10报告)[28]、风电制氢(14:30报告)[34]等全链条技术 学术前沿 青年科学家论坛 - 广东工业大学展示浮式风机减振系统(13:00报告)[5],哈尔滨工程大学提出风电场布局算法(13:15报告)[5] - 大连理工大学研发风-波能耦合技术(16:45报告)[6],西北工业大学推出波浪能充电机器人(17:15报告)[6] 权威专家阵容 - 评委会包括大连理工宁德志等7位学科带头人[7] - 主题报告嘉宾含自然资源部李双建("十五五"政策10:00报告)[13]、中咨公司刘堃(海洋经济11:00报告)[13] 参与机构 - 产业链覆盖率达100%,包含明阳智能等设备商(33)、中天科技等配套商(39)、华能等开发商(20) - 科研机构参与度创新高,涉及哈工程等23所高校(35-42),国家电投等6家研究院(34)(41) - 国际机构如DNV挪威船级社(19)、美国船级社(36)参与标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