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用与封存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把二氧化碳“锁”回深海
环球网· 2025-10-21 17:53
项目里程碑与规模 - 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恩平15-1油田碳封存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突破1亿立方米 [1] - 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植树220万棵 [1] - 项目高峰日注气量达到21万立方米,已持续安全运行超1.5万小时 [9] 技术流程与创新 - 项目采用“捕集—提纯—加压—注入”全链条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超临界状态,以每小时8吨的速度注入地下1200米—1600米的油藏 [10] - 开创“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通过注入二氧化碳驱动原油增产 [8] - 项目构建了国内海上首套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成套工程装备体系,设备国产化率达100% [11] 项目具体细节与能力 - 项目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作业水深约90米,二氧化碳回注井深达3243米 [10][11] - 项目年二氧化碳封存量超4000万立方米,未来10年将规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并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 [8][9] - 项目应用海上首个智能液控分层注气工艺,实现对地下不同注气层位的精准注气 [11] 产业发展与集群化布局 - 中国海油在广东惠州启动中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与封存集群项目,计划形成完整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上CCUS产业链 [14] - 公司计划以渤中19-6气田为中心打造北方二氧化碳驱油中心、依托南海万亿方大气区建设南方二氧化碳驱气中心 [14] - 渤海渤中26-6油田示范工程全生命周期预计埋存二氧化碳150万吨,珠江口白云气田群项目年生产食品级液态二氧化碳20万吨 [13] 行业背景与潜力 - 中国海域二氧化碳封存潜力巨大,达2.58万亿吨,为规模化应用提供广阔空间 [14] - “十四五”时期中国加速推进海上二氧化碳封存与利用,系列示范项目加速落地 [1][13] - 海洋因远离人口密集区、封存容量大,正成为全球CCUS技术的“蓝海”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