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氧化碳捕集
icon
搜索文档
把二氧化碳“锁”回深海
环球网· 2025-10-21 17:53
项目里程碑与规模 - 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恩平15-1油田碳封存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突破1亿立方米 [1] - 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植树220万棵 [1] - 项目高峰日注气量达到21万立方米,已持续安全运行超1.5万小时 [9] 技术流程与创新 - 项目采用“捕集—提纯—加压—注入”全链条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超临界状态,以每小时8吨的速度注入地下1200米—1600米的油藏 [10] - 开创“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通过注入二氧化碳驱动原油增产 [8] - 项目构建了国内海上首套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成套工程装备体系,设备国产化率达100% [11] 项目具体细节与能力 - 项目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作业水深约90米,二氧化碳回注井深达3243米 [10][11] - 项目年二氧化碳封存量超4000万立方米,未来10年将规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并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 [8][9] - 项目应用海上首个智能液控分层注气工艺,实现对地下不同注气层位的精准注气 [11] 产业发展与集群化布局 - 中国海油在广东惠州启动中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与封存集群项目,计划形成完整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上CCUS产业链 [14] - 公司计划以渤中19-6气田为中心打造北方二氧化碳驱油中心、依托南海万亿方大气区建设南方二氧化碳驱气中心 [14] - 渤海渤中26-6油田示范工程全生命周期预计埋存二氧化碳150万吨,珠江口白云气田群项目年生产食品级液态二氧化碳20万吨 [13] 行业背景与潜力 - 中国海域二氧化碳封存潜力巨大,达2.58万亿吨,为规模化应用提供广阔空间 [14] - “十四五”时期中国加速推进海上二氧化碳封存与利用,系列示范项目加速落地 [1][13] - 海洋因远离人口密集区、封存容量大,正成为全球CCUS技术的“蓝海” [13]
从“技术空白”向“自主可控” 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项目封存量破亿方
央视网· 2025-09-10 15:53
项目规模与成果 -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1] - 项目年二氧化碳封存量超4000万立方米[3] - 未来10年恩平15-1油田计划回注二氧化碳超5.5亿立方米并驱动原油增产20万吨[4]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实现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全链条升级 开创"以碳驱油、以油固碳"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3] - 自主研发增设二氧化碳压缩机及气体处理冷却系统 实现气液分离与回注温度精准控制[7] - 通过高压注入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驱动原油增产 采收率提升显著[3][10] 工程应用与扩展 - 恩平15-1平台距离深圳西南200公里 作业水深90米 采用地质油藏与工程一体化技术[3][7] - 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与封存集群项目 形成完整产业链[9] - 计划以渤中19-6气田打造北方二氧化碳驱油中心 依托南海大气区建设南方驱气中心[9]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标志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成熟 对推进"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5] - 形成完整规范标准操作流程 为海上碳封存技术规模化应用提供实践支撑[5] - 实现从CCS向CCUS升级 为海上油气田开发及沿海高排放企业开辟降碳新路径[11]
内蒙古建成大型二氧化碳利用埋存基地
新华社· 2025-08-05 22:25
项目进展 - 内蒙古巴彦油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二氧化碳注入总量突破7万吨 [1] - 项目标志着内蒙古建成大型二氧化碳利用埋存基地 [1] 行业意义 - 该项目为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在中国油气行业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实践案例 [1]
新疆CCUS产业化战略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环球网资讯· 2025-07-21 11:06
项目概况 - 新疆重点研发专项"新疆地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通过验收 该项目由怀柔实验室新疆研究院牵头承担 旨在为新疆能源领域碳减排提供决策支持[1] - 项目于2024年8月正式立项启动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担任负责人 联合提高油气采收率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石油新疆油田及中石化西北油田等单位组建攻关团队[1] 技术优势与创新 - CCUS作为减碳"托底"技术在新疆准噶尔 吐哈 塔里木三大盆地均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1] - 项目通过多方面创新为新疆CCUS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包括自主研发新疆首个碳源碳汇全景数据库 构建覆盖能源 工业 生态等领域的碳计量体系[2] - 建立源汇匹配分析算法 全面梳理新疆三大盆地碳源碳汇规模及特征 预测碳源排放发展趋势及碳达峰排放规模[2] 产业化推进 - 研究团队设计五大战略工程及四大保障措施 推动建设三大产业示范基地 构建两大技术管理体系[2] - 编制《新疆地区CCUS产业化发展目标建议报告》为产业规模化 工程化落地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2] - 新疆科技厅表示将重点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落地 支撑二氧化碳产业快速发展 助力打造国家级油气生产加工储备基地及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2]
中国首口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井开钻
环球网· 2025-03-24 22:13
项目概况 - 中国首口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井于3月24日在珠江口盆地恩平15-1平台开钻 [1] - 该平台为亚洲最大海上原油生产平台 距深圳西南约200公里 水深约90米 [3] - 采用"老井新用+分层注气"创新模式 设计井深达3243米 [4] 技术意义 - 实现海上CCS向CCUS技术跨越 推动二氧化碳有效利用与原油增产协同发展 [3] - 构建完善中国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和装备体系 [4] - 解决高含二氧化碳油田开发难题 避免地面设施腐蚀和碳排放增加 [3] 运营数据 - 恩平15-1油田CCUS项目预计4月试注运行 [4] - 10年累计规划化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 [4] - 预计提高油藏采收率 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 [4] 项目基础 - 中国海油2023年6月投用中国海上首个CCS示范工程 [3] - 已累计安全运行近13000小时 [3] - 封存二氧化碳超18万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