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务社会工作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293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服务覆盖至社区
央广网· 2025-10-29 16:25
医务社会工作在北京的试点进展 - 北京自2020年开始试点医务社会工作,目标是用5年时间实现“全覆盖” [1] - 医务社会工作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患者及家属解决因疾病导致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以提升医疗效果 [1] - 北京市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现有293家,是两年前的近3倍;医务社会工作者787人,是两年前的2.5倍;志愿者队伍达到9803人 [8] 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与内容 - 医务社工在医疗机构开展常态化服务,包括参与多学科会诊和联合查房,将心理社会评估融入诊疗全过程 [3] - 服务内容涵盖情绪支持、艺术疗愈、危机干预和经济救助等,北京协和医院每年个案服务上千例 [3] - 探索建立医务社工与社区社工对接机制,将服务从医疗机构延伸至社区,介入接诉即办、导诊陪诊、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等工作 [6] 医务社会工作实施的积极成效 - 在医务社工助力下,交道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同比增长52%,家庭医生签约率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分别提升17%和10% [6] - 实践表明医务社工已从活动组织者成长为社区资源挖掘者、服务项目设计者与健康价值传播者,表扬信与锦旗数量增加,12345热线投诉明显下降 [6] - 通过一对一帮扶,帮助慢性病患者缓解焦虑并恢复健康,部分康复患者甚至加入志愿者队伍反哺服务 [8] 未来发展计划与模式推广 - 主管部门为避免造成工作已完成的误解,不再刻意强调“2025年实现全覆盖”,而是争取动员更多力量持续推进 [8] - 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如韩红基金会已向北京60家医疗机构派驻医务社工,培养专兼职医务社工583人次 [9] - 未来将系统梳理北京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向北京基层、郊区及京津冀协同区域延展,让更多基层百姓受益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