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卫生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瞭望“十五五”时期的“十大工程”
国际金融报· 2025-11-03 13:5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发布,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将实施的“十大工程”,这些工程的落地将推动“十五五”时期中国在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深化改革、社会文明、人民生活品质、美丽中国建设及国家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2] 产业创新工程 - 工程旨在通过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并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 - 实施重点包括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同时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强化龙头企业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并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3]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 工程系统推进网络、技术、应用、安全等多个维度,需夯实网络设施底座,加强工业互联网网络、标识、平台、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供给能力 [4] - 技术创新方面将发展工业模型与人工智能,推动工业大模型开发应用,并聚焦研发设计、生产运营等场景打造具备智能决策能力的工业智能体,应用方面将培育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行业特色型及技术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设备及业务系统上云,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并推动“链网协同”以支持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深度融合 [4] 房屋品质提升工程 - 工程聚焦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核心维度,旨在通过全流程精细化管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住房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6] - 实施需确保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绿色低碳及数字化智慧化,并通过加强设计、施工、验收与交付的全流程管控,辅以政策支持和机制创新来确保品质,同时尊重地域特点,融合自然与人文环境 [6]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 工程核心是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目标是到2027年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更合理,设施条件改善,力争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医疗服务点,到2030年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医疗服务均质化水平 [7] - 实施需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布局,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并通过三大行动优化服务供给,强化人才支撑,提高县区医疗卫生数智化服务水平,并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7] 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 工程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内容包括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系统治理和生态保护 [8] - 实施需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以提升生态监管效率和精准度,推进系统治理与多元共治,建立长效管护与考核机制,并推动“生态惠民”与价值转化,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8] 国防发展重大工程 - 工程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支柱,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力量,涵盖从载人航天发射港到智能化边防管控体系,从军事设施建设到高精尖武器装备研发 [9] - 技术突破与创新是关键支撑,需织密网络信息体系,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构建智能化军事体系,并升级武器装备以构建“空天地一体、多维度覆盖”的立体网络 [9] 军事理论现代化推进工程 - 工程需明确理论创新方向与路径,解析对手军事理论体系,前瞻设计反制概念,并建立从“战略—需求—规划—项目”的合理逻辑关系及转化链路 [11] - 实施要创新研究方法,构建跨领域、跨学科、跨平台的协同攻关机制,强化“理技融合”以结合理论引领与技术实现,并打通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链路,加强实践检验以形成螺旋式上升路径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 工程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深化经典著作研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 [12] - 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是重要保障,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打造老中青相结合的骨干队伍,加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并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重点建设约200种精品教材,同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出去”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 工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抢救保护濒危文物,实施馆藏文物修复计划,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 [13] - 实施需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并创新文化表达与传播方式,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13] 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 工程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举措,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确保青少年忠于党、国家、人民和社会主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核心使命 [14] - 实施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各方面,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具体包括构建大思政格局,创新育人路径,统筹价值引领、实践体验、环境营造,并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14]
北京293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服务覆盖至社区
央广网· 2025-10-29 16:25
医务社会工作在北京的试点进展 - 北京自2020年开始试点医务社会工作,目标是用5年时间实现“全覆盖” [1] - 医务社会工作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患者及家属解决因疾病导致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以提升医疗效果 [1] - 北京市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现有293家,是两年前的近3倍;医务社会工作者787人,是两年前的2.5倍;志愿者队伍达到9803人 [8] 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与内容 - 医务社工在医疗机构开展常态化服务,包括参与多学科会诊和联合查房,将心理社会评估融入诊疗全过程 [3] - 服务内容涵盖情绪支持、艺术疗愈、危机干预和经济救助等,北京协和医院每年个案服务上千例 [3] - 探索建立医务社工与社区社工对接机制,将服务从医疗机构延伸至社区,介入接诉即办、导诊陪诊、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等工作 [6] 医务社会工作实施的积极成效 - 在医务社工助力下,交道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同比增长52%,家庭医生签约率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分别提升17%和10% [6] - 实践表明医务社工已从活动组织者成长为社区资源挖掘者、服务项目设计者与健康价值传播者,表扬信与锦旗数量增加,12345热线投诉明显下降 [6] - 通过一对一帮扶,帮助慢性病患者缓解焦虑并恢复健康,部分康复患者甚至加入志愿者队伍反哺服务 [8] 未来发展计划与模式推广 - 主管部门为避免造成工作已完成的误解,不再刻意强调“2025年实现全覆盖”,而是争取动员更多力量持续推进 [8] - 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如韩红基金会已向北京60家医疗机构派驻医务社工,培养专兼职医务社工583人次 [9] - 未来将系统梳理北京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向北京基层、郊区及京津冀协同区域延展,让更多基层百姓受益 [9]
在家门口享优质服务!我国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
新华社· 2025-10-29 16:04
整合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功能,核心在于发挥好四类机构的作用,要发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枢纽作用,发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基础 性作用,发挥紧密型医联体牵头医院或上级医院支持作用,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技术指导作用。 为促进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全流程服务,意见明确将重点从开展慢性病风险评估与服务、慢性病患者分 类分级健康管理服务、慢性病患者多病共管服务、慢性病中医药健康服务、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等 5个方面开展工作,优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彭韵佳)设立"一站式"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心、开展对接转诊服务、进 行健康教育……国家卫生健康委29日公布的《关于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 更好地在城乡社区为群众提供系统、连续、优质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 聚焦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阻肺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意见》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到2027年,开展 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县(市、区)基本实现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全流程服务,慢性病患者对基层慢性病 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逐步提高;到2030年,慢性病系统连续服 ...
从“签约无感”到多方式互动 家庭医生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人民日报· 2025-10-17 08:34
从"签约无感"到多方式互动 家庭医生如何更好发挥作用?(健康焦点) 今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印发《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若干措施》,提 出提升签约人群服务感受度3方面10项措施,包括建立完善下沉医生参与签约服务长效机制、定期推送 健康信息、提供便利用药服务等。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守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我国家庭医生签约由"提高签约率"转 向"推进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强调家庭医生要主动联系、服务签约居民,增强群众切身感受。家庭医 生签约制度能为老百姓带来什么?居民满意度如何?如何让其更好发挥作用?记者在多地展开调研,寻 找答案。 一问: 家庭医生能提供哪些服务?能否满足居民基本健康服务需求? 屋前水田,稻穗金黄。四川宜宾市江安县留耕镇新场村,一大早,家庭医生成尚豹就和团队成员来到村 民李金国家。打开医疗包,拿出血压计,成尚豹一边为李金国测量血压,一边询问病情。 今年初,63岁的李金国在外务工多年后返乡,3月在参加全民体检时,发现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很 快,他到当地医院诊治。"发现他的病情后,我们就鼓励他签约家庭医生,获得日常医疗服务。"留耕镇 卫生院医务科医师成尚豹成了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血压防治管理标准发布
人民日报· 2025-10-10 06:43
在药物保障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至少配备5大类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 Ⅱ受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本报北京电(申奇)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血压防治管理标准》(以下简 称"标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血压防治管理的设备配置、药物保障、管理流程以及技术要点等作 出规定。标准适用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成人(18 周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根据标准,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应配备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身高体重计和软尺,血压计应定期 进行校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还应配备血常规分析仪、尿常规分析仪、血生化分析仪、心 电图机等。 如何筛查与预防高血压?标准明确,通过日常诊疗、健康体检、社区筛查等可能的途径筛查高血压患 者。18岁及以上成人每年门诊首诊均测量血压。根据筛查血压水平及体检结果,给予相应指导。 今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 对于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应针对个体情况给予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包括: ...
北京西城:佛子庄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工
北京商报· 2025-09-30 19:42
据了解,该项目将建设总建筑达面积2800余平方米的佛子庄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楼及配套室外工 程,也是"23·7"极端强降雨灾后,平原区结对帮扶房山区单体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提升项目。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茜琦)9月29日,由西城区援建的房山区佛子庄乡医疗服务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在佛 子庄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开工。 自2023年8月,西城区与房山区佛子庄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6000万元,聚焦 公共设施修复、红色文化挖掘利用、特色产业培育等重点,改造房山区首个零碳平急两用示范房,完成 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房良联合县政府旧址完善提升等打基础、利长远的发展项目。 ...
从“治病”到“健康”的民生转型——镇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迈入“优质化”新阶段
镇江日报· 2025-09-22 07:36
项目核心成效 -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42.5%,人均预期寿命达80.61岁,提前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目标 [1]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108元,为2009年的7.2倍 [1] - 全市98.5%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服务能力基本标准,61.2%达到推荐标准 [1] 服务体系建设 - 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 - 积极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分级诊疗体系 [2] - 每年安排300万元财政资金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1] 关键服务指标 - 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已达46.2% [2]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连续两年超过98%,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均超7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提升至65% [2] - 以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从2012年的70%提高至目前的93% [2] 服务创新与技术应用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多项突破:一般人群、重点人群及首诊签约率分别提升至46.8%、85.7%和23.3% [2] - 药品保障种类从2类10种扩展至10类107种 [2] - 引入AI大模型赋能健康管理,通过健康扫描仪整合居民健康档案与全市诊疗信息,实现健康问题识别与风险预警 [2] 未来发展方向 - 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做深做实便民惠民服务 [3] - 加快实现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型 [3] - 持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从"均等化"迈向"优质化" [3]
江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十五年:从“治病”到“健康”的惠民转型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21:4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投入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从2009年15元/人增至2025年108元/人 增幅达620% [1] 服务内容与覆盖范围 - 服务内容覆盖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老年人健康管理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重点领域 [1] - 建成覆盖全省的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全程实时溯源 [5] -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通过"江苏健康通"APP实现档案随身带和报告实时查 [5] 慢性病管理创新模式 - 家庭医生携带便携设备上门为失能老人提供血压测量和排药盒服务 [2] - 推行"三师共管"体重管理模式 由医师 运动处方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共同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2] - 构建"四级联动"体系打通医院 学校 村居 家庭服务链路 社会体育指导员纳入家庭医生团队 [4] - 推行"接诊六件事"工作法 要求临床医生在诊疗中完成多项健康干预措施 [4] 健康指标改善成效 - 2024年江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0.07% 较2009年提升24.77个百分点 [5] - 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遏制 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效果显现 [5] - 全镇血压控制率和血糖控制率均达到较好水平 [4] 制度保障与管理机制 - 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基层卫生条例》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行政任务上升为法治约束 [2] - 建立业务条线负责 基层机构实施 评价机制常态 数量质量保证的工作原则 [2] - 实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综合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协作 [2]
国家卫健委:“12356”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已在全国普及
人民网· 2025-09-11 13:13
医疗服务覆盖进展 - 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儿科服务覆盖率达99.5% [1] - 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儿科服务覆盖率达98.4% [1] - 目标为2024年底实现所有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提供儿科医疗服务 [1] 心理健康服务建设 - 99%地市级行政区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服务 [1] - 97%地市级行政区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睡眠门诊服务 [1] - 全国地市均实现"12356"心理援助热线全覆盖 [1]
国家卫健委:我国东中西部千人口医疗资源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人民网· 2025-09-11 11:10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 服务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1] - 持续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 推动建设国家医学中心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1] - 东中西部千人口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小 [1] 基层医疗服务发展 - 启动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实施方案已通过中国政府网发布 [1] - 未来五年进一步加强以基层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 -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可及性 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间协同联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