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算一栈式液冷部署方案

搜索文档
国产算力巨头筹划吸收合并 加速AI产业资源深度融合
证券时报网· 2025-05-26 20:11
重组背景与战略意义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并同步停牌,通过换股实现整体吸收合并,旨在实现国内AI产业优势企业资源的深度融合[1][2] - 重组有利于聚集核心优势力量共同投入AI全栈解决方案研发,化零为整拓展AI全栈能力,是我国算力产业"补短板、锻长板"的有益尝试[1][2] - 中科曙光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科学院,目前持有海光信息27.96%股份,本次为子公司反向吸收合并母公司[3] 协同效应与产业布局 - 双方技术互补: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领域有积累,海光信息专注于国产架构CPU、DCU芯片设计,合并后可形成规模效应[2][3] - 中科曙光已形成"芯—端—云—算"全产业链布局,投资覆盖芯片、服务器硬件、云计算平台等上下游领域[4] - 整合后将降低资源重复配置和跨主体关联交易成本,实现降本增效并增厚股东回报[3]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海光信息2023年归母净利润19.31亿元(同比+50%),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5亿元(同比+75%)[5] - 中科曙光2023年归母净利润19.11亿元,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1.86亿元(同比+30%)[5] - 公司将持续增加研发开支强化自研能力,在国产化领域加大投入,构建从底层到应用的系统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6] 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 中科曙光首创"存算一栈式"液冷部署方案,液冷散热比例超80%,PUE值降至1.2以下[7] - 子公司曙光数创中标马来西亚61MW数据中心项目,积极探索海外市场[7] - 公司与曙光数创在液冷技术上形成互补(IT设备液冷与基础设施液冷),业务无冲突[6] 管理层变动与整合进展 - 停盘前中科曙光总市值906亿元,海光信息总市值3164亿元[3] - 双方董事长均因年龄原因辞职,整合后高管任命尚未确定[3][4] - 重组尚在筹划阶段,具体进展需关注后续公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