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文旅服务

搜索文档
“融”出更多国际范儿 宜宾底气何来
四川日报· 2025-07-30 05:55
宜宾文旅发展战略 核心观点 - 宜宾提出打造"三地三中心"国际旅游城市体系,目标到2027年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00亿元、旅游总花费1600亿元,旅游人次超1.6亿(含入境游客10万人次)[4][7][8] - 通过融合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酒文化等资源提升国际知名度,同时强化基础设施与服务水平以承接入境游客需求[6][8][9] - 结合产业优势引入创新元素(如人形服务机器人),推动文旅场景升级[10] 资源禀赋 - 自然资源:蜀南竹海(电影《卧虎藏龙》取景地)、翠屏山、南广河等1.3万平方公里多样化生态资源,具备避暑与暖冬双重优势[5][6] - 人文资源:李庄古镇、冠英古街等历史地标,苗族民俗(兴文花山节)及非遗文化,高桥村等乡村文旅项目带动客流溢出[4][6] - 酒文化:五粮液旅游景区(含瓶楼打卡点)与501古窖池项目构建"前店后坊"体验场景,强化文化圣地定位[6][7] 发展举措 - 目标分层:定位本地游客月均1次、成渝游客年均1次、全国游客终身1次,新增入境游客目标(2027年10万人次)[8] - 短板补齐:城区共享单车覆盖不足、专业导游短缺问题亟待解决,需提升城市运营管理与文化挖掘深度[9] - 三中心建设:通过村BA等赛事活动打造活力赛事中心,结合演艺与消费升级形成时尚演艺中心、品质消费中心[9][10] 创新实践 - 科技融合:计划在重点景区部署人形机器人,提供娱乐表演、零售服务等特色消费场景[10] - 影视联动:借力《哪吒2》等影视作品热度提升翠屏山、南广河等景区海外曝光度[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