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宠物套餐
icon
搜索文档
买到“星期宠”遭遇消费维权难 有宠物卖家团伙被以诈骗判刑
央广网· 2025-05-17 10:05
宠物经济行业现状 - 宠物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撸猫撸狗成为潮流,但伴随宠物交易消费陷阱愈演愈烈[1] - 行业内存在"星期宠"现象,即售卖时看似健康但购买后短期内出现严重健康问题甚至死亡的幼猫幼狗[1] - 线上交易成为问题高发区,消费者通过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直播间购买宠物后遭遇维权难[5][12] 消费者案例 - 湖南岳阳陈女士通过短视频平台花费3900元购买宠物狗,检测出冠状阳性和细小弱阳,救治费用近2000元且存活率仅50%,商家拒绝退款[5][8][10] - 安徽阜阳刘先生花费2000多元购买宠物狗,到家6天后死亡,期间治疗费用540元,商家既不补发也不退款[12]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大量消费者反映在社交或网购平台买到"星期宠",维权困难[14] 行业监管与法律问题 - 宠物消费领域投诉居高不下,核心问题在于宠物非标准化产品导致交易信息不对称[15] - 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针对标准化产品,缺乏宠物交易相关标准和检测方法[15] - 上海市闵行区法院首次刑事打击"星期宠"交易,12人因诈骗罪等被判1年10个月至14年有期徒刑[16] - 案件揭露黑色产业链运作模式:低价收购病宠、伪造健康证明、高价捆绑销售服务[17] 行业改进方向 - 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正在制定宠物交易行业标准,重点规范线上交易和运输环节[18] - 行业协会建议交易时检查宠物抗体检测结果,解决疫苗造假问题[18] - 需建立全流程监管体系,包括源头管控、销售过程监管及售后追踪,并设立行业"黑名单"制度[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