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庭化
icon
搜索文档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创新业态场景,探索多元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拓展观察
新华网· 2025-08-30 16:38
行业转型政策背景 - 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鼓励企业研发家庭化、智能化运动装备器材,并加快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1] - 企业借助政策东风,跳出“重生产、轻服务”传统路径,推动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以构建新型产业格局 [1] 企业转型路径与案例 - 天翔体育于2015年开启转型,将原厂房改造为体育文创园并承接马拉松赛事运营,2023年投资51亿元建设智慧体育综合体天翔悦动城,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大部分体育项目将自营以打造新型体育服务模式 [2] - 特步集团于2016年开设首家跑步俱乐部,将门店设于热门跑步线路而非商圈,目前全国累计落地77家俱乐部,通过“特跑族”平台链接超230万会员,每年举办超2000场跑步活动 [3] - 舒华体育自2022年布局自有品牌健身连锁门店,已在20多个城市开设60多家直营和加盟店,将自有器材铺设到门店并同步提供健身服务,近期还将推出AI健身房实现全链条智能化闭环 [3] 转型目标与商业模式探索 - 行业专家指出服务型制造能在全产业链中嵌入服务环节、拓展利润空间,其定制化和知识密集型特征有助企业摆脱同质化竞争 [5] - 企业转型中存在“制造养服务”等依赖模式,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格局尚未成熟,例如天翔悦动城需依靠商圈配套来收回体育教培和场馆运营成本 [5] - 舒华体育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1417亿元,其中健身房服务板块占比较低,特步跑步俱乐部目前多提供免费服务,尚未形成独立盈利模式,未来需创新消费场景和商业模式 [5] 转型挑战与建议 - 当前转型面临服务业价值被低估、企业重生产轻服务、消费者认可度较低及人才支撑薄弱等多重瓶颈 [6] - 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支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协同发展,并加快“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6] - 企业自身需注重客户体验、服务质量和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提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