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花缝垒砌法

搜索文档
我的心窝住着黄河(我与一座城)
人民日报· 2025-05-08 07:00
黄河治理与工程技术发展 - 新中国成立后黄河险工坝体经历了从秸埽坝到乱石坝再到扣石坝的技术升级过程[1] -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险工全部实现石化并出现丁扣、浆丁扣等新型坝体结构抗洪能力显著提升[1] - 王庄险工段发明的"席花缝"垒砌法通过石料咬茬丁用技术避免直缝缺陷大幅提高坝体质量[2] 黄河文化传承 - 当地持续记录黄河历史与风土人情完成《东营黄河志》《沧海桑田黄河口》等文化著作[2] - 明清时期利津老城因黄河与济水孕育形成"巨海镇其北清河绕其东"的地理人文特征[1] - 清代黄河决口后利津"以一壤之地纳千里之洪波"的发展轨迹被文学作品详细记载[1] 历史水文事件 - 1958年利津遭遇新中国成立后最大洪水当地群众通过筑子埝等方式集体抗洪[1] - 黄河治理工程在20世纪70-80年代实现从传统埽工到现代石化结构的系统性技术迭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