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享未享高龄补贴监督模型
搜索文档
实践故事 | 从“被动接诉”转向“主动发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10-21 08:08
大数据监督模型的应用成效 - 利用“耕地补贴大数据监督模型”从发现预警到处置结案仅用两个星期,相比传统逐户核对方式需一个多月,效率显著提升[1] - 通过模型发现誓节镇某社区存在补贴重复领取、超额领取或漏发少发的异常预警,并推动问题解决,最终相关责任人受到政务警告处分,违规资金被追缴[1] - 已建成耕地补贴、惠民补贴、医疗保障、养老社保等领域大数据模型共21个,使大数据成为基层监督的有效工具[2] 数据整合与共享机制 - 为打破部门间“数据孤岛”,公司主动与民政、卫健、人社、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定期数据采集、清洗、比对的共享机制[2] - 通过整合民政低保、人社医保、公安户籍等多方数据,建立“应享未享高龄补贴监督模型”,实现了从“被动接诉”到“主动发现”的监督模式转变[2] - 公司从数据采集、整合到治理全链条发力,为精准监督筑牢数据根基[1] 监督重点与流程管理 - 监督重点聚焦于群众关切的耕地保护、惠民补贴、医疗保障、养老社保等领域,通过搭建监督数据库进行全流程管理[1] - 公司坚持“抓主抓重、先易后难、边建边优化”理念,健全问题线索处置机制,对平台发现的预警线索第一时间研判、快查快处[2] - 公司通过数据清洗、建模、碰撞、预警、核查、反馈的全流程管理,精准高效纠治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1]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深化新技术应用,不断完善大数据监督体系,以数据赋能推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