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一号(遥二)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

搜索文档
一枚火箭冲天起,“链”成山东商业航天新棋局
齐鲁晚报网· 2025-10-12 07:36
发射事件与产业活动 - 引力一号(遥二)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于2025年10月11日在山东海阳成功完成海上发射,载荷顺利入轨 [2][3] - 同日山东省举行首次省级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会议,凸显对该产业的高度重视 [3] - 此次发射是东方航天港保障的第20次海上发射,作为国内唯一的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其将火箭发射全流程压缩在6公里半径内,实现火箭出厂-转运-上船2小时快速响应 [5] 地理与产业基础优势 - 山东东部海域航线密度低、安全性高,海上发射航落区安全性好且轨道灵活,能满足不同倾角卫星发射需求 [6] - 山东作为工业大省,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已构建集火箭、卫星、发射服务、数据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6] - 自2019年首次海上发射成功后,山东启动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并发布多项产业规划与政策措施,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6] 火箭制造与发射能力 - 山东已落地3型固体火箭、2型液体火箭总装项目,龙头企业具备年产50发固体火箭的产能规模 [8] - 天兵科技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天龙三号首飞,并在海阳规划建设发射工位,目标构建每年超30发的商业发射能力 [7] - 烟台九天行歌等3个关键结构件制造项目可年产150个火箭贮箱,产能居全国前列 [8] - 官方力争全年海上发射次数突破两位数,并计划到2027年具备年产100发运载火箭的能力 [6][11] 卫星制造与应用生态 - 省内14家单位累计发射卫星96颗,吉利星座定位未来智能出行,开创卫星物联网差异化赛道 [8] - 济南卫星AIT产线投产后将实现年产100颗500公斤级卫星的能力,东方慧眼、凌云等多个大型星座建设稳步推进 [8] - 充分发挥院士团队技术优势,加快建设东方慧眼星座,依托开放地球引擎系统平台和卫星数据智算中心,挖掘卫星数据价值 [9] - 计划到2027年具备年产150颗商业卫星的能力,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11] 配套产业与集群发展 - 配套产业实力强劲,青岛智腾微电子的智能传感器在商业运载火箭领域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超80%,威海拓展纤维的高性能碳纤维等广泛应用 [8] - 全省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集群格局:烟台聚焦海上发射、火箭制造等;济南、泰安主攻液体火箭制造与卫星应用;青岛侧重测控服务与海洋遥感 [10] - 金融支持力度大,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已组建设立3只商业航天方向基金,累计投资商业航天项目90个,基金投资额超80亿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