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三号

搜索文档
解决火箭运力不足问题,广东推动液体燃料技术攻关
选股宝· 2025-08-20 07:29
政策支持 - 广东省提出鼓励企业聚焦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1] - 对符合配套条件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省级给予不超过50%的配套资金支持 [1] - 落实企业研发支出100%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1] 技术趋势 - 液体燃料火箭凭借推力可调、重启能力强及系统适配性高等优势,正成为新一代可复用火箭的主流选择 [1] - 发展可回收火箭与液体燃料等技术是提升运力的关键 [1] - 预计2030年至少需要年均64发火箭才能满足规划的组网计划 [1] - 2030年火箭市场空间有望达到千亿规模 [1] 行业进展 - 2025年下半年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中科宇航的力箭二号、星河动力的智神星一号等大运力民营液体火箭即将首飞 [1] - 民营液体火箭商业化运营有望实现"从零到一"突破 [1] 公司动态 - 斯瑞新材启动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零件、组件产业化项目"的建设 [2] - 泰胜风能的火箭贮箱是用于储存液体火箭推进剂的关键压力容器,为运载火箭核心部件之一 [2]
商业航天领域将培育出多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证券日报· 2025-08-19 00:14
行业发射活动与能力 -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9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航天科技实现一周三发高密度组网节奏 [1]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双工位验证高频次发射能力 年度发射能力有望达到60发以上 [2]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新建三号四号两个发射工位 年度发射能力均为16发 [2] 市场规模与产业集群 - 预计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 [1] - 商业航天领域有望培育多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1] - 卫星互联网组网进程持续加速 2025至2026年主要星座迈入发射加速阶段 [4] 技术发展与成本降低 - 朱雀三号目标将发射成本从4-5万元/千克降低到2万元/千克 [3] - 天龙三号发射价格已降低到2万元/千克 成本效益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3] - 力箭二号和力箭二号重型单位发射成本分别为3万元/千克和1.5万元/千克 [3] - 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提升运力 [1] - 火箭可回收技术突破使单位发射成本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3] 资本投入与融资活动 - 航天驭星完成4.3亿元C+轮融资 累计融资超10亿元 [3] - 资金用于卫星互联网地面基础设施研发和批量化生产 [3] - 蓝箭航天 江苏屹信航天 中科宇航均已启动上市辅导 [3] - 商业航天IPO融资进程持续加速 [4] - 市场资金涌入商业航天赛道降低产业化探索压力 [4] 基础设施与产业布局 - 沿海加内陆互补发射网络形成 火箭发射速度持续加快 [2] - 地面段发射工位火箭端技术持续演进反哺发射进程提速 [4] - 卫星段地面段以及火箭等相关产业链环节迎来发展机遇 [4] - 2025年将见到更多运载火箭重复发射和低轨卫星组网 [4]
产业与资本共振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证券日报网· 2025-08-18 21:59
发射活动与成就 -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于8月17日22时1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9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于8月17日16时5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将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航天科技实现"一周三发"高密度组网节奏 创下我国低轨卫星星座连续发射新纪录 [1] 市场规模与产业前景 -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突破万亿元 有望培育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1] - 卫星互联网组网进程持续加速 2025-2026年千帆星座和"国网"星座等主要星座进入发射加速阶段 [4] - 商业航天正迎来产业与资本双重爆发 航天驭星完成4.3亿元C+轮融资 累计融资超10亿元 [3] 发射能力建设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双工位实现"接力"发射 验证高频次发射能力 [2] - 海南发射场二期新建三号、四号发射工位 年度发射能力均为16发 总发射能力有望达60发以上 [2] - 国内商业航天发射工位在运营18个 在建7个 合计25个 另有宁波、凉山、阳江发射场处于预备发展阶段 [2] 成本与技术突破 - 猎鹰九号单位发射成本约3000美元/千克 中国商业火箭控制在3万元/千克以内 载荷达10吨及以上 [3] - 朱雀三号目标将成本从4-5万元/千克降至2万元/千克 天龙三号已实现2万元/千克 [3] - 力箭二号单位发射成本3万元/千克 力箭二号重型降至1.5万元/千克 [3] - 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显著降低发射成本 提升运力 [1] 企业融资与上市进展 - 蓝箭航天、江苏屹信航天、中科宇航均启动上市辅导 向A股发起冲刺 [4] - 航天驭星C+轮融资4.3亿元 用于卫星互联网地面设施研发和全球化建设 [3] - 市场资金进入商业航天赛道 降低产业化压力 加速商业闭环实现 [4] 产业基础设施发展 - 沿海与内陆发射网络互补形成 火箭发射速度持续加快 [2] - 地面段发射工位和火箭技术持续演进 反哺卫星互联网发射进程提速 [4] - 2025年下半年朱雀三号、天龙三号、力箭二号、智神星一号等新型可回收火箭将首次试射 [2]
建筑和工程行业周报:IPO进程加快 商业航天发展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8-18 12:31
科创板上市标准调整 - 证监会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扩大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 [1] - 商业航天企业因研发投入大 盈利周期长 依赖风险投资 新标准将加快IPO进程并降低资金成本 [1][2] - 蓝箭航天(估值200亿元) 屹信航天(估值超80亿元) 中科宇航(估值110亿元)等企业已启动IPO辅导备案 [1][2] 商业航天企业技术进展 - 蓝箭航天是国内唯一具备液体火箭全链条研发能力的企业 拥有成熟液体火箭朱雀二号 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计划2025年首飞并回收 [1] - 屹信航天通过新算法新工艺实现卫星载荷小型化 单颗载荷重量控制在50公斤内 功耗降低40% 2024年已为26颗在轨卫星配套物联网载荷 [2] - 中科宇航作为商业航天国家队混改样本 拥有成熟固体火箭力箭一号 液体火箭力箭二号计划2025年首飞(不回收) [2] 可回收火箭技术突破 - 中国商业航天年内将迎来5款可回收火箭密集首飞 包括朱雀三号 天龙三号 谷神星二号 力箭二号 双曲线三号 [2] - 朱雀三号目标将发射成本从朱雀二号的4-5万元/kg降至2万元/kg 天龙三号发射价格已降至2万元/kg [3] - 力箭二号/力箭二号重型单位发射成本分别为3万元/kg和1.5万元/kg 逐步接近SpaceX猎鹰9号2720美元/kg(约1.97万元/kg)的水平 [3] 低轨卫星通信应用拓展 - 华为Mate X6典藏版成为全球首款三网卫星通信手机 支持天通卫星通话 北斗短报文 低轨互联网协同 无地面网络时9秒快速对星 [4] - 华为与中国星网合作测试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 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启众测 Mate 80或采用低轨卫星通讯+eSIM新架构 [4] - 手机终端接入将推动卫星通信服务从专业领域拓展至大众消费市场 提升用户规模并分摊系统建设运营成本 [4] 行业发展趋势 - 商业航天企业IPO进程加速 可回收火箭技术突破推动单位发射成本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2][3] - 低轨卫星星座组网进程有望加快 行业经济效益提升推动健康发展 [4] - 2025年下半年将成为可回收火箭密集发射与低轨卫星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时间节点 [2][4]
三家火箭公司,入围“一箭18星”招标
上海证券报· 2025-08-15 23:23
千帆星座发射服务招标结果 - 蓝箭航天 天兵科技和中科宇航成为垣信卫星一箭18星发射服务中标候选人 综合得分依次为第一到第三 [1] - 三家火箭公司均提供1次发射服务 交付周期为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6年3月 [1] - 中标火箭均为可复用液体火箭 预计年底前完成首飞 第二发进行组网卫星发射 前几次发射暂无法实现重复使用 [1] 新型火箭技术特征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火箭将于下半年实施首次轨道级发射并开展首级回收试验 可实现20次以上重复使用 发射成本降低80%至90% [4] - 中科宇航力箭二号火箭8月底首飞 重复使用次数大于20次 2027年完成一级和助推器回收 [5] - 天兵科技天龙三号火箭瞄准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核心需求 产品性能对标SpaceX猎鹰9号 有望成为国内首个实现一箭30星以上群打能力的大型液体火箭 [5] 垣信卫星招标采购情况 - 7月下旬招标采购一箭10星/一箭18星两种规格火箭发射服务 共计7次发射94颗卫星 招标金额13.36亿元 [7] - 一箭10星发射服务因供应商不足3家招标失败 可能转谈判 随即启动第二次公开招标 金额6.16亿元 [7] - 2月首次招标因供应商报名数量不足三家失败 [7] 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进展 - 千帆星座已完成五批次组网任务 在轨卫星数量达90颗 规划总规模超1.5万颗卫星 [7] - 中国星网旗下国网星座建设提速 实现"9天3发" 今年发射采用长征系列火箭 [8] - 卫星互联网密集组网将以民商火箭承担发射任务为标志 需依靠民商火箭补充运力 [8] 商业航天公司资本运作 - 蓝箭航天和中科宇航近半个月相继进行IPO辅导备案 [5]
卫星产业ETF(159218)盘中第5日揽金!卫星互联网进入高密度发射期
搜狐财经· 2025-08-14 11:16
卫星产业ETF市场表现 - 卫星产业ETF(159218)下跌1.92% 成交额超1300万元 资金连续5日净流入 [1] - 盘中交投持续升温 资金逢低布局意图明显 [1] 卫星互联网建设进展 - 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高密度发射期 GW星座发射间隔从1-2个月缩短至3-5天 组网速度明显加快 [1] - 垣信卫星启动2025年运载火箭发射服务招标 预计建设逐步提速 [1] - 海南商发一号和二号发射工位开启常态化发射 计划新增三号和四号工位以满足高频次、大运力、低成本发射需求 [1]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 2025年下半年多款大运力民营液体火箭将首飞 包括朱雀三号和天龙三号 [1] - 可重复使用实验稳步开展 民营火箭企业蓝箭航天已启动IPO辅导 [1] -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卫星互联网建设有望加速 [1] ETF申购赎回信息 - 最小申赎单位份额为150万份 现金替代比例上限50% [2] - T日预估现金差额16615.9170元 T-1日单位申赎资产1789308.9170元 [2] - 近5日净流入单位达万元级别 [2]
军工ETF(512660)涨超1.1%,卫星互联网组网提速或驱动产业链景气上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4:08
卫星互联网发展 - 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高密度发射期,GW星座发射频率从01-05组星的1-2个月间隔缩短到05-07组星的3-5天间隔,组网速度明显加快 [1] - 垣信卫星已启动2025年运载火箭发射服务招标,预计建设将逐步提速 [1] - 海南商发一号和二号发射工位已开启常态化发射,并计划新增三号、四号工位以满足"高频次、大运力、低成本"发射需求 [1] - 2025年下半年多款大运力民营液体火箭如朱雀三号、天龙三号将迎来首飞,可重复使用实验稳步开展 [1] - 民营火箭企业蓝箭航天已启动IPO辅导,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1] 军工ETF及指数 - 军工ETF(512660)跟踪中证军工指数(399967),该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代表军工行业特征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指数涵盖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多个领域,反映军工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 成分股覆盖国内主要国防军事相关企业,具有较全面的行业代表性 [1]
中国民营火箭有肉吃了?
虎嗅· 2025-07-31 13:37
招标概况 - 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2025年运载火箭发射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采购7次发射服务,累计发射卫星94颗,招标金额13.36亿元[2] - 招标分为两个包件:一箭十星(950km轨道,2800kg)和一箭十八星(800km轨道,4800kg),封标价分别为1.54亿元和2.4亿元[6] - 招标对象为商业火箭公司,长征系列火箭不参与此次招标[4] 价格分析 - 招标封标价对应单价为5.5万元/公斤(950km轨道)和5万元/公斤(800km轨道)[6] - 商业发射保险费用高昂,费率在卫星价值量的15%~20%,一箭十星项目保险成本约6000万元[7][10] - 商业火箭公司需承担BOM成本(含材料、设备、燃料等)约1亿元,叠加发射场使用费后总成本超1.6亿元,接近封标价[10] 火箭型号与竞争格局 - 一箭十星包件可选火箭:蓝箭航天朱雀二号E(ZQ-2E)和东方空间引力一号(YL-1)[13] - 一箭十八星包件可选火箭:蓝箭航天朱雀三号(ZQ-3)、天兵科技天龙三号(TL-3)、中科宇航力箭二号(PR-2)[12] - 朱雀二号E为液氧甲烷火箭,LEO运力6吨,SSO运力4吨;引力一号为固体火箭,SSO运力4.2吨[13] 行业趋势与招标策略 - 招标策略强调可靠性优先,包件一要求"仅限成功火箭",包件二要求"2025年首飞成功"[12] - 成本管控是关键,5~5.5万元/公斤的限价指引商业火箭公司降本方向[11] - 招标机制鼓励"国家队主导+民企补充"的混合发射模式,为超万颗卫星组网建立协作框架[17] 研制进度与交付能力 - 东方空间YL-1A、天龙三号、力箭二号曾因研制进度未达要求被解约[15][16] - 朱雀三号预计2024年底首飞,力箭二号预计9月首飞,天龙三号正在进行资质审查[12]
如果马斯克被驱逐,北京凉水河会飘来火箭图纸吗?
观察者网· 2025-07-03 08:38
SpaceX技术保护与人才流动 - SpaceX未主动披露产品详细设计 仅因法律和营销需求允许公开摄录讨论[7] - 公司倾向以商业秘密而非专利保护核心技术 避免设计上网被抄袭[7] - 美国出口管制条例严格限制火箭发动机等航天技术出口[7] - SpaceX若解散 员工可流向蓝色起源、火箭实验室等美国竞争对手[10] - 美国90年代航空航天业裁员60%但技术保留 孕育出SpaceX等新势力[12] - 美国体系内技术人才有充足去处 不太可能大规模跨境输出[12]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 - 蓝箭航天完成朱雀三号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 距首飞仅差实际验证[15] - 朱雀三号采用一子级9机并联构型 目标3次试飞内实现回收[17] - 航天科技、天兵科技等6家企业新型火箭均进入动力系统试车阶段[18] - 中国与全球最先进火箭技术差距仅剩数月到一年的完善时间[18] - 行业已突破关键技术障碍 无需依赖外部技术引进[18] 中美商业航天对比 - SpaceX总部位于洛杉矶 中国商业航天企业聚集北京亦庄新区[1][3] - 中国上世纪90年代引进前苏联技术 现技术差距已大幅缩小[14] - 美国政局动荡可能引发人才流动 但中国当前需求度较低[19] - 中国民营火箭公司研发进度密集 多型号采用可复用构型[18]
国防ETF(512670)最新规模创近1年新高,商业航天正迎来“技术突破”和“规模爆发”双重拐点
新浪财经· 2025-06-10 14:26
市场表现 - 中证国防指数下跌2.39%,成分股中科星图领跌,中简科技、中航成飞、中无人机、国博电子跟跌 [1] - 国防ETF最新报价0.71元,盘中换手4.52%,成交2.33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2.95亿元 [1] - 国防ETF最新规模达52.54亿元,创近1年新高,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合计4.94亿元 [1] 行业动态 - 文昌筹划建设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我国'千帆星座'计划加速推进,预计2025年发射大量卫星 [1] - 中国商业航天迎来"技术突破"和"规模爆发"双重拐点,2025年朱雀三号、天龙三号等新型号商业火箭将首发 [2] - 中国版"星链"计划千帆星座、GW星座持续升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并建设二期工程 [2] -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今年将突破2.5万亿元 [2] - 低轨卫星发射进程加速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进入高景气周期 [2] 指数与ETF - 中证国防指数选取十大军工集团公司旗下上市公司及为军方提供装备的上市公司证券 [2] - 国防ETF管理费+托管费0.40%,为13只军工类ETF中最低且唯一 [2] - 中证国防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4.58%,包括中航沈飞、中航光电、航发动力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