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

搜索文档
给摩崖石刻拍“高清照片”
人民日报· 2025-08-03 06:01
如今,浯溪现存石刻505方,楷、行、草、隶、篆,字体俱全,成为我国南方现存最大的露天摩崖石刻 群。 唐代开辟,宋代流衍,明代追慕,清代考辨……尽管浯溪摩崖石刻的文章和书法相得益彰,然而历经千 百年的风吹日晒,石刻表面已出现不同程度风化,一些地势低洼的石碑在江水冲刷下字迹已难以辨认, 风沙留下的划痕同样触目惊心。 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副主任尹艳丽介绍,当地从上世纪80年代起,曾为摩崖石刻划定保护范围, 并采取为石刻"加檐盖帽"、加固崖体等措施,但仍有表层剥落、裂隙渗水等问题,部分宋元时期题刻因 酸雨侵蚀导致字迹褪色。 "传统拓印可能加剧岩体脆化,物理保护又难现历史原貌。"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 刘勇坦言,数字化保护成为破题关键。 临江岩壁前,一场"数字手术"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利用光度立体采集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采集《大唐 中兴颂》碑面,捕捉肉眼不可见的刻痕;结合三维激光扫描仪以0.01毫米精度构建立体模型,颜真卿笔 锋的顿挫起伏纤毫毕现…… "对浯溪摩崖石刻的数字化保护和修复,是多种成熟技术的组合创新。"参与石碑文字修复的知了青年文 化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何宇琪介绍,一块中等大小的石碑,要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