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与身份认同》
icon
搜索文档
李公明︱一周书记:时尚与反时尚的……政治社会学思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1:49
书籍核心观点 - 弗雷德·戴维斯的《时尚、文化与身份认同》探讨了时尚在社会结构、身份认同及政治层面的意义,其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式至今仍具学术价值 [2] - 著作核心在于分析时尚的象征性意义,特别是其如何连接制造者、供应商和消费者,并批评了学界对此“意义”面向的忽视 [4] - 强调服装编码是真实存在的意义呈现,但具有歧义性、语境依赖性和社会阶层理解差异等特征 [10] 时尚与社会身份 - 服饰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自我定位的重要手段,与身份认同紧密相连,在公共政治中可成为建构认同或引发冲突的资源 [5] - 社会身份的表达具有强大的集体构成要素,个体受共同条件影响,其渴望与不满通过时尚寻求表达 [14] - 时尚与我们身份的集体层面紧密相连,在社会巨变中,服装编码的转换往往标志着身份认同的规训与更迭 [14] 时尚的历史研究 - 对服饰的研究可追溯至希罗多德的《历史》,其将服饰作为辨识民族的重要证据,并纳入大历史叙事 [7][8] - 服装与时尚研究在19世纪真正开始,并于20世纪80年代后在新文化史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尚未完全融入大历史叙事 [9] - 历史中的禁奢法令具体而严格,例如英国爱德华三世对翘头鞋鞋尖长度的规定,体现了权力对服饰的暴力政治管治 [14] 时尚的政治社会学 - 在极端复杂的国际政治语境中,服装的象征性意义超越日常编码,成为服装政治起义中的显著案例 [12][13] - “反时尚”是一种自觉的、有组织的立场和行为,用以表达异议、抗议和愤怒,其硬核在于时代与社会语境中的政治性 [17][18] - 反时尚假定了品味和展示的民主性,在极权社会中难以存在,时尚既可成为颠覆力量,也可作为维护体制的因素 [18][19] 时尚研究的方法论 - 戴维斯遵循艾柯的路径,认为服装款式构成近似于编码的东西,但这种编码是弱语义的、不明确的,不存在固定应用规则 [10] - 戴维斯不认同布尔迪厄完全基于阶级的时尚理论,强调服饰交流并非全部反映社会地位,更注重社会学实证研究的原则 [15][16] - 其研究方法深受赫伯特·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影响,关注时尚中被视为“无聊且轻浮”的话题,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学界的偏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