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烘干设备
搜索文档
人民财评:超1亿吨秋粮入仓,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
人民网· 2025-11-14 16:30
秋粮收购总体情况 - 全国秋粮收购量已超过1亿吨,收购进展总体顺利,呈现进度快、市场购销活、优质优价等特点 [1] - 秋粮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其收储工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市场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 政策支持与市场保障 - 国家有关部门在河南、湖南、黑龙江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各地准备最低收购价收储仓容超1000万吨 [1] - 收购模式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导、政策性收购为托底,并强化监管杜绝“打白条”,确保农户“省心卖粮、放心拿钱” [1] - 河南推出受损稻谷市场化收购补贴方案,并通过举办秋粮产销合作洽谈会,现场敲定20万吨秋粮订单、超5亿元合作金额 [1] 科技应用与效率提升 - 智能装备如智能扦样器、移动检测车和快速监测设备被广泛应用,使运粮车从取样、检验到过磅卸粮全程仅需半小时 [2] - 智能烘干设备可一键清理杂质、风干水分,12小时即达国家库存标准,有效解决“看天晒粮”难题,减少晾晒损耗和霉变 [2] - 移动烘干机、移动质检车等新型农机投入田间地头服务,提升了粮食产后减损和应急处理效能,增强了收储链条韧性 [2]
装了智能烘干设备,每吨小麦减损60斤(经济聚焦·夏收里的“新选手”)
人民日报· 2025-06-23 06:10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 - 启平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全自动烘干塔处理小麦,一次可装近50吨小麦,五六个小时后就能出粮,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 [4] - 烘干塔通过精准控制水分,每吨小麦能减损60斤,按照每斤1.2元的收购价,1500吨小麦能减损10万元左右 [4] - 烘干塔购价35万元,获得10万元政府农机补贴,投用后有效应对了河南"烂场雨"灾害 [4] 粮食储存技术升级 - 中粮面业漯河智能工厂筒仓内部配备多根电缆,每根电缆附有近20个温湿度传感器,构成粮情检测系统 [5] - 传感器每5分钟上报一次仓内温湿度数据,当数值超出设定范围时系统自动联动风机调节,确保储存环境稳定 [5][6] - 新麦进厂后存放3个月左右度过"后熟期",加工出的面粉口感更佳,智能工厂使小麦储存减损效果明显 [5] 粮食加工产业链协同 - 启平种植专业合作社烘干后的小麦通过30吨载重货车运往中粮面业智能工厂,采用智能扦样机器人进行品质检测 [4][5] - 检测合格的小麦被输送至30多米高的仓顶,在封闭环境中储存,温湿度控制在24-26摄氏度、50-55%的适宜区间 [5][6] - 智能工厂2023年建成投用,高科技设备显著降低了粮食储存风险,保障了加工生产的稳定性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