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曹氏面塑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文化守护人丨杨宇辰:让京剧盔头进校园,打造孩子喜欢的非遗
新京报· 2025-09-19 22:40
核心观点 - 杨宇辰作为曹氏面人 彩塑京剧脸谱和京剧盔头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数字化手段推动非遗文化传播 并尝试将传统工艺与潮流元素结合以吸引年轻群体[2][3][9] 个人背景与传承 - 1993年出生 艺术家庭成长 曹氏面人第三代传承人 彩塑京剧脸谱和京剧盔头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 2025年6月获评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3] - 曾赴俄罗斯红场参加艺术展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并参与海淀区非遗进校园活动[2] - 本科计算机专业 后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学习视觉传达 瑞典林奈大学钻研艺术设计 2018年回国后重新学习传统技艺[5] 非遗传播与教育 - 通过非遗进校园项目在多所中小学及校外传承基地教授面塑和脸谱课程 课程从每周一节课发展到每周五节甚至一天两节 课时费从300元逐渐涨至500元 800元甚至1000元[8] - 组建课程开发团队 帮助其他非遗传承人设计适合中小学的教学内容 例如将报纸油漆材料调整为拼接式材料包 用丙烯代替油漆 使孩子一小时能组成青铜剑[9] - 教授100个孩子中有一个未来愿意从事非遗行业即视为成功 强调用年轻人熟悉的方式传播文化[8][9] 创新实践与商业发展 - 创办文化公司 开发融合传统与潮流元素的文创产品如熊猫盔头系列 运营视频号黄小侠和公益公众号拾遗听69以吸引年轻人关注非遗[9] - 在盔头制作中引入现代工艺如激光雕刻贴金步骤 使用现成材料如纱网金珠 提高效率同时保留核心技艺[11] - 工作室发展为融合教学研发文创和传播的小型文化基地 夫妻合作模式中妻子负责课程设计与推广[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