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蒙羊

搜索文档
一只草原羊的“芯片”革命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1:57
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草原,一场以羊为纽带的产业变革正重塑传统牧业格局。2024年, 当地肉羊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3.6亿元,带动1.7万户农牧民年增收2.6亿元,一条覆盖育种、加工、物 流、品牌的现代产业闭环,将"草原羊"锻造成乡村振兴的"芯片产业"。 这套攻克了活体采卵与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的体系,成功打破了国外种源垄断,培育出兼具蒙古羊耐寒 基因与杜泊羊生长优势的新品种——杜蒙羊。该品种4月龄羔羊体重可达40公斤,繁殖率达180%,较传 统品种提升近一倍。 历经20年技术攻关,这里已构建7个世界级肉羊品种核心群,规模达2.5万只,年产能覆盖20余省份。 据四子王旗农牧局副局长宝达介绍,依托国家核心育种场资源,当地建成25处标准化养殖小区,配套智 能饲喂与疫病防控系统,目前肉羊良种覆盖率跃升至80%,育肥增值达1.5亿元。 一只羊的"72变" 实验室育出"羊芯片" 走进赛诺种羊科技有限公司的胚胎实验室,价值千万元的体外生产系统正高速运转。畜牧师仇春娟通过 显微操作仪,将精选的杜泊羊遗传物质注入卵母细胞。"我们每天处理超2000枚卵细胞,24小时就能产 出早期胚胎。" 在四子王旗民族贸易公司车间,自动 ...
北疆草原羊产业的“育种芯”:从技术突围到牧民增收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16:35
从为2万元贷款发愁,到建成全球最大羊胚胎工厂;从牧民增收乏力、草原生态过载,到实现牧民富、 草原绿的双赢……在祖国北疆四子王旗的草原上,刚刚被授予全国劳模称号的李俊龙用30年的坚守与 600次试验的破釜沉舟,将一粒科技育种的"芯"深深植入羊产业。 四子王旗位于我国正北方,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全长104公里, 总面积2.55万平方公里,因神舟飞船多次着陆于此,被誉为"神舟家园"。 30年前,面对家乡养羊产业效益低迷、草原生态恶化,李俊龙立志要改变这一现状。"用现在的话说, 当时我就是想通过'肉羊育种'这一科技手段,带领一部分牧民实现增收致富。"李俊龙说,"但没想到,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的是太难了。" 李俊龙说,创业初期,他全身上下只有1000元钱,是信用社的2万元贷款帮他救了急。 出国考察、调研市场、深入基层、为牧民讲解"肉羊育种"的先进理念……从1992年跟着外国专家学胚胎 技术,到1997年创办赛诺公司,李俊龙把家当全押在了育种上。 尽管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与挑战,但李俊龙认定了"种子是羊产业的根"。在他看来,制约羊产 业"低成本、高效益"发展的几个因素中,"种子"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