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杨梅工业智能体开发及应用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朝阳区人工智能企业近700家 覆盖产业链全环节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4:20
企业数量与结构 - 朝阳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49家 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1171家 国家"小巨人"企业82家 独角兽企业25家 上市企业146家 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30家 [1] - 独角兽企业和上市公司数量在全市占比分别达到24%和30% 全区24款人工智能服务获市委网信办备案 全市占比18% [1] 产业发展与集群 - 2025年一季度 全区信息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 工业3个科技创新行业GDP占比28.1% 科技服务业收入增速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 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为111.4亿元 增长22% [3] - 形成"3+X"产业集群 重点产业包括产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 数字安全 未来产业布局元宇宙 数字医疗 光电子 量子信息 6G 未来空天 [3] 产业互联网领域 - 产业互联网企业677家 实现全产业链环节覆盖 建成全国首个工业AI产业园 开发业内首个"杨梅"工业智能体开发及应用平台 [4] - 阿里巴巴北京总部 美团总部 小红书北京总部均坐落于朝阳区 形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 [4] 人工智能领域 - 集聚产业链企业近700家 覆盖基础层 技术层 应用层共118个产业环节 形成智慧金融 智能教育 智能医疗 智慧文创 智慧零售等应用层为主 大模型 算力平台 数据处理等特色领域多点开花 [5] - 打造全市首个AIGC全链路数智化生产基地 建立医疗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 [5] 数字安全与元宇宙 - 数字安全产业集群集聚企业超过120家 支持360建设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发布国内首个安全行业大模型 [5] - 元宇宙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北京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中关村互联网3.0产业园与798 751联动发展 成为全国最大的元宇宙产业集聚区 [6] 数字医疗与光电子 - 建成运营全市首个数字医疗特色园区 聚焦影像辅助诊疗 健康管理 中医数字化三个细分领域 [6] - 电子城IC/PIC创新中心落地46家光子集成电路优质企业 入选全市首批未来产业育新基地 [6] 园区建设 - 推进建设20余个特色产业园区 互联网3.0产业园开园不足两年 入驻企业超250家 两家企业申报上市 [7] - 中关村创新社区·数字产业中心落地一批量子计算 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科技企业 [7] 应用场景驱动 - 形成"以应用场景驱动技术创新应用 以技术创新应用赋能实体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的朝阳模式 [8] - 打造全国首创水上超高清裸眼3D动态艺术体验空间亮马河铂宫闸 北京规模最大的沉浸式复合VR院线798超维视界 [8] 协同创新与金融服务 - 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建设的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集聚43个来自院士团队的代表性项目 [9] - 2024年安排科技产业资金超过6亿元 支持企业超千家 [9] - 集聚220余家优质金融机构 累计为74家在园科技企业授信51.5亿元 [10] 国际科创合作 - 落地全国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 入驻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等13家国际科技组织 [11] - 建设全市唯一的国际创业投资集聚区 "创投会客厅"品牌活动落地企业294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