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古村落旅游体验
搜索文档
松阳古村落的艺术新生:从“拯救老屋”到山居慢生活
第一财经· 2025-09-29 14:25
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 - 通过保护老房子、开发古村落旅游创造个性化慢生活体验,在小众人群中形成品牌效应[1] - 陈家铺村平均海拔750米,房屋呈崖居式分布,保有祠堂、香火堂、社庙和古民居等40余栋传统建筑,原住民通过民宿管家等岗位实现月均五千元收入[3] - 陈家铺村已带动三个周边村落抱团发展文旅,并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AAA景区村等,云夕MO+、飞茑集等项目已入驻[5] 文化创意产业引入 - 酉田村与南京大学合作创建全球译者驻留计划,每批邀请约4名翻译专业人士入驻“译者之家”进行沉浸式工作[5] - “译者之家”及五心书院的设立为作家和译者提供工作生活空间,并建立松阳县图书馆城市书房[7] - 松阳县全域签约入驻艺术家50人、工作室19个,孵化一批在地文化特派员,通过“艺术家入驻乡村计划”推动艺术乡建[9] 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 - 松阳县挂牌保护1200多幢传统建筑,抢救性修缮326幢老屋、225座宗祠、38座古廊桥,探索低级别私人产权文物建筑保护新路径[8] - 松庄村拥有500多年历史,引入社会资本结合青年返乡创业,民宿和美术馆经营良好,并打造国内首座以编织为主题的织美术馆[8][9] - 延庆寺塔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高38.32米,始建于公元999年,经1980年代启动的“斜塔扶正”修缮工程于1991年底完成[11][12] 特色文旅项目与地标 - 黄家大院为浙南传统民居杰作,总占地面积6460平方米,历时60余年建成,是江南木雕技艺的实体遗存[14] - 普利茨克奖得主刘家琨在松阳老街设计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结合城隍庙、图书馆、民宿等功能活化老城空间[14] - 徐甜甜设计的松阳县水利博物馆展示了松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历史与现状[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