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码

搜索文档
数字化创新为企业松绑减负
经济日报· 2025-07-08 06:19
检查码的创新举措 - "检查码"在上海涉企行政检查中全面推行,是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的重点内容,通过归并多个检查任务减少"重复查""多头查""随意查"现象 [1] - 技术层面构建"行政检查业务标准化模型"和"行政检查事项库",统一规范管理并制定技术标准,弥合信息化系统鸿沟 [1] - 制度层面实现联合监管,系统自动撮合多部门检查任务,将多次检查优化为高效联合检查 [1] 监管关系的重构 - "检查码"通过亮码核验和扫码评价的闭环设计,提升监管透明度与公信力,形成执法者审慎用权与企业主动配合的良性互动 [2] - 企业可通过"随申办APP"扫码核验检查任务合法性、人员资质及依据,透明化流程杜绝随意检查 [2] - 数字化留痕与双向反馈机制将执法行为置于监督之下,强化双向约束 [2] 风险与信用分级监管 - 上海构建"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模式,动态评估行业风险与企业信用,对主体精准画像并划分等级 [2] - 对低风险高信用企业实行"无感监管"(远程巡查为主),高风险企业提高检查频次,集中资源于关键处 [2] - 监管模式从普遍撒网转向精准防控,以信用为基础释放合规主体活力 [2] 全国性经验与未来方向 - 强化跨部门跨层级检查计划整合与信息互通,打破数据壁垒 [3] - 深化信用赋能,完善行业信用评价体系以支撑精准分级监管 [3] - 扩大"无事不扰"清单覆盖面,在安全环保底线前提下减少对企业干扰 [3] - "检查码"为全国提供数字化创新范例,通过技术+制度双轮驱动实现高效精准监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