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直流电动机

搜索文档
中国永磁电机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31 11:21
永磁电机行业概述 - 永磁电机采用永磁体生成磁场,无需励磁线圈和电流,具有高效率、结构简单的特点,是节能电机的理想选择 [1] - 永磁电机分为永磁发电机和永磁电动机两大类,其中永磁电动机可进一步分为永磁直流电动机(有刷/无刷)和永磁交流电动机(永磁同步电机PMSM) [2] - 19世纪20年代第一台永磁电机因天然磁铁矿石磁能密度低被电励磁电机取代,20世纪铝镍钴和铁氧体永磁材料推动小型电机发展,60-80年代稀土永磁(钴/钕铁硼)的高剩磁密度和矫顽力使永磁电机进入新阶段 [6][7]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格局 - 中国磁性材料企业超1000家,规模以上企业约300家,投资超5000万元企业约50家,行业呈现"散而乱"但龙头崛起态势 [4] - 区域集群效应显著:浙江东阳为铁氧体永磁生产基地(占全国50%以上),宁波/京津/山西为钕铁硼三大基地(占全国90%),天通股份/金瑞高科在铁氧体软磁领域领先 [4] - 跨界资本加速布局:五粮液投资数亿元进入铁氧体永磁,首钢建千吨钕铁硼工厂,宝钢发展软磁氧化铁,武钢/鞍钢等钢企加大行业投资 [4] 市场供需与竞争分析 - 全球市场呈现发达国家稳步增长、发展中国家高速增长态势 [8] - 2020-2024年中国市场统计分析覆盖规模、供给、需求、产能及利用率,PEST分析包含经济/政策/社会/技术四维度 [15] - 竞争格局显示市场集中度、类型及企业策略,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七大区域市场规模与潜力分化 [16][17] 细分市场与进出口 - 产品细分结构显示永磁直流/交流电机需求特征及占比,重点细分市场前景被看好 [18] - 2020-2024年进出口数据包括量/额/价格增速分析,进口受产品结构因素影响,出口涉及海外市场分布 [19] - 进出口政策涵盖税率、贸易保护、反倾销等壁垒措施 [19] 产业链与技术创新 - 上游原料价格波动影响显著,下游应用领域需求驱动增长,主要供货商形成稳定供应链 [26] - 替代品(如传统电励磁电机)和互补品(如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对行业产生双向影响 [26] - 技术演进路径清晰:从天然磁铁→碳钢/钴钢→铝镍钴/铁氧体→稀土永磁,材料突破持续拓宽应用场景 [7] 领先企业动态 - A-E五家代表企业覆盖产品线、产销数据、经营状况、生产/销售网络布局及发展战略 [20][21][22][24] - 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包含产品/价格/渠道/销售/服务/品牌六大维度,反映市场差异化竞争态势 [24] 未来发展趋势 - 2025-2029年预测显示中国市场规模、产能、供给量、价格及需求将持续增长 [27] - 行业驱动力来自高性能永磁材料问世、控制技术进步及节能需求提升 [1][7] - 龙头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国内外合作、集团化运作进一步扩大优势 [4]
深度报告微特减速电机隐形冠军,持续拓展下游应用场景
浙商证券· 2025-05-14 08: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7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专注定制化微特减速电机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线丰富,业绩回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技术和质量领先,客户优质,且不断拓宽应用领域,预计未来营收和利润将持续增长,故给予“增持”评级 [1][5][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深耕微特减速电机领域,持续拓展下游应用场景 - 公司专注定制化微特减速电机,产品线超3000种规格型号,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 [1][15] - 2024年业绩回暖,营收2.82亿元,同比增61.69%,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98.51%;2025Q1营收0.55亿元,同比增35.97%,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增28.31% [1] - 储能和房车减速电机为主要营收来源,太阳能电机占比快速提升 [21] - 盈利能力较高,2020 - 2025Q1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维持一定水平,各产品毛利率有差异 [25] - 股权结构集中,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落地,激励35人,受让58万股 [26][28] 减速电机千亿赛道,下游应用领域广泛 - 减速电机是电机和减速机构集成体,技术特点突出,下游应用广泛,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884亿元,预计2030年达1156亿元,CAGR为5.12% [32][33] - 输配电储能减速电机是高压开关关键部件,全球电网投资景气向上,有望带动需求增长 [36][37] - 房车减速电机用于房车自动化装置,全球房车市场规模有望稳定提升,预计2024 - 2025年销量和市场规模增长 [39][41] - 太阳能电机是光伏跟踪支架核心部件,海外安装量高增,中国市场有望发展 [45][46] 工艺技术及产品质量行业领先,下游客户质优面广 - 公司重视研发,2024年研发费用0.13亿元,占比4.7%,截至2024年底有82项专利 [52] - 研发团队成熟资深,能响应客户需求并主动研发 [54] - 微特电机客户壁垒高,公司与输配电、光伏、房车、道闸等领域头部企业长期合作 [56][57] 不断拓宽应用领域,积极打造新成长曲线 - 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全方位规划,短期合作开发,长期定制电机 [61][65] - 电动自行车有轮毂和中置电机两种驱动形式,道闸用无刷减速电机,公司已启动相关研发并与熵基科技和海康威视合作 [66][7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储能减速电机营收增速20%、17%、15%,毛利率47.2%;房车减速电机收入增速30%、25%、20%,毛利率51%;太阳能电机业务收入增速60%、40%、30%,毛利率23.9%;其他业务收入增速30%,毛利率50.5% [75][76] - 估值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364、451、543亿元,同比增速29%、24%、20%;归母净利润114、135、159亿元,同比增速20%、19%、18%;EPS分别为2.03、2.41、2.84元/股,对应PE分别为34、29、24倍,给予“增持”评级 [5][78]
江南奕帆(301023):深度报告:微特减速电机隐形冠军,持续拓展下游应用场景
浙商证券· 2025-05-13 21: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7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专注定制化微特减速电机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线丰富,2024 年以来业绩回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领先,客户优质且合作稳定,还在拓展新应用领域,有望受益于下游行业需求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5][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深耕微特减速电机领域,持续拓展下游应用场景 - 公司专注定制化微特减速电机,产品线超 3000 种规格型号,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 [1][14] - 公司自 1993 年成立前身起深耕行业,积累丰富经验,2024 年业绩回暖,2024 年营收 2.82 亿元,同比增 61.69%,归母净利润 0.95 亿元,同比增 98.51%,2025Q1 营收 0.55 亿元,同比增 35.97%,归母净利润 0.17 亿元,同比增 28.31% [1][15][16] - 储能和房车减速电机为主要营收来源,太阳能电机占比快速提升,盈利能力维持较高水平,股权结构集中,2024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落地 [19][24][29] 减速电机千亿赛道,下游应用领域广泛 - 减速电机是电机和减速机构集成体,具有多种技术特点,下游应用广泛,2023 年中国市场规模 884 亿元,预计 2030 年达 1156 亿元,2024 - 2030 年 CAGR 为 5.12% [32][33] - 输配电储能减速电机是高压开关关键部件,全球电网投资景气向上有望带动需求增长 [36][37] - 房车减速电机大量应用于房车自动化装置,全球房车市场规模有望稳定提升,预计 2024 年销量回升至 66.96 万辆,2025 年达 71.88 万辆 [39][40] - 太阳能电机是光伏跟踪支架核心部件,海外光伏跟踪支架安装量高增,中国市场有望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44][45] 工艺技术及产品质量行业领先,下游客户质优面广 -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2024 年研发费用 0.13 亿元,占比 4.7%,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有 82 项专利,研发团队成熟资深 [51][52] - 微特电机客户壁垒高,公司与输配电、光伏、房车、道闸等领域头部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56][57] 不断拓宽应用领域,积极打造新成长曲线 - 人形机器人领域,空心杯、无框力矩电机和行星齿轮减速器应用重要,公司全方位规划,短期合作开发,长期定制电机 [61][62][65] - 电动自行车有轮毂和中置电机两种驱动形式,道闸系统用无刷减速电机,公司研发团队搭建完成并启动独立研发,与熵基科技和海康威视合作研发道闸新产品 [66][70][7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储能减速电机业务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 20%、17%、15%,毛利率 47.2%;房车减速电机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30%、25%、20%,毛利率 51%;太阳能电机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60%、40%、30%,毛利率 23.9%;其他业务收入增速维持 30%,毛利率 50.5% [75][76]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64、4.51、5.4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9%、24%、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4、1.35、1.5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0%、19%、18%;EPS 分别为 2.03、2.41、2.84 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34、29、24 倍 [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