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沉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网:守护武汉沉湖湿地的“夏日精灵”
新华网· 2025-08-10 15:28
沉湖湿地生态保护成效 - 沉湖湿地是江汉平原最大的典型淡水湖泊沼泽湿地 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的重要站点 每年夏季有大量候鸟前来筑巢繁殖[1] - 2013年沉湖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014年武汉市实施湿地生态补偿暂行办法 2017年起全面禁止围网养殖 拆除3.2万亩围网[3] - 经过多年修复 湿地形成沼泽 芦苇荡 浅滩 深水等多种生态环境 水质改善 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5] 鸟类种群监测数据 - 上个越冬季记录到10.6万只水鸟 创保护区新纪录 大红鹳 卷羽鹈鹕等珍稀鸟类连续多年现身[5] - 7月调查记录鸟类45种 超过3.2万只 其中灰翅浮鸥种群突破3万只 发现水雉 棉凫 小鸦鹃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 - 累计监测到鸟类301种 其中20种鸟类分布数量超过全球种群总量的1%[5] 保护措施与技术应用 - 保护区开展日常巡护 观测调查 科普宣传 推进退养还湿 修复治理等工作[5] - 2021年投入运行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系统 通过声像识别鸟类 实时监测水文气象等环境指标[7] - "90后"新生力量加入保护队伍 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科普宣传 提升公众保护意识[7] 历史生态问题与改善 - 过去填湖造楼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 水污染 生态破坏 候鸟栖息地严重受损[3] - 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后 湿地实现自我修复 为鸟类提供充足食物和安全庇护所[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