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改良营养土

搜索文档
湖南高校团队研发固废基“水核能芯”竹篓技术 开辟沙漠生态治理新通道
环球网资讯· 2025-06-09 21:22
生态治理技术突破 - 长沙理工大学孙士权团队在毛乌素沙漠种植的沙柳与柠条发芽率和成活率均超过90%,成功破解该地区沙柳成活率长期难以超过70%的技术难题 [1] - 团队创新研发固废基"水核能芯"竹篓沙漠微生态重构技术体系,利用城市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高肥效、高持水性的沙漠改良营养土 [3] - 竹篓装置能固定流沙、吸收深层毛细水并收集空气中微量水分,实现水分"开源节流" [5] 技术原理与试验进展 - 技术核心为富里酸电子梭体介导工程菌群,通过好氧发酵将城市有机固废转化为沙漠改良营养土,形成"水核能芯"能量源泉 [3] - 2021年起依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开展研究,2023年2月在鄂托克前旗毛乌素沙漠腹地启动试验 [3] - 团队与鄂托克前旗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技术转化意向,计划在1000亩沙漠实验区深化研究 [5] 行业应用前景 - 该技术开辟城市固废处理与沙漠生态治理的协同路径,实现资源循环与环境友好的生态修复新模式 [5] - 后续研究方向包括限域水资源条件下的韧性植被智能化种植、固废基有机持水性沙漠改良土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