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源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贵金属价值博弈:铂金与黄金的双生花传奇
搜狐财经· 2025-07-02 19:09
贵金属市场概况 - 铂金价格飙升至312元/克,工业需求推动其价值提升[1] - 黄金回收价稳定在售价80%-90%,具有硬通货属性[3] - 2024年古代金锭拍卖溢价率平均达47%,铂金制品溢价仅12%[3] 黄金属性分析 - 黄金具有避险属性,2025年地缘政治紧张期纽约黄金期货单日暴涨3%[4] - 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连续12年增长,中国央行2024年增持200吨(400万盎司)[4] - 黄金金融属性导致价格波动,美联储降息预期会刺激抛售[4] 铂金工业价值 - 铂金工业需求占比高达75%,远超黄金的10%[3] - 1克铂触媒可完成相当于1000吨催化剂的化学反应量[3] - 每辆氢燃料电池车消耗20克铂金,全生命周期创造28万元能源价值[3] 供需动态 - 南非铂矿罢工导致全球20%产能停滞,氢能汽车需求激增35%[4] - 全球铂金显性库存仅120吨,相当于黄金的1/200[4] - 钯金替代效应减弱(钯金价格突破600元/克)加剧铂金供需紧张[4] 回收技术对比 - 铂触媒回收采用微波辅助溶解工艺,回收率从88%提升至99.7%,每吨废料价值提升45万元[6] - 黄金回收采用传统熔炼工艺,纯度可达99.9%[6] - 深圳水贝市场每日黄金废料回收量超2吨,铂金废料仅为其1/20[6] 投资表现 - 2025年Q1铂金ETF涨幅达42%,远超黄金ETF的15%[7] - 铂金价格在2008年汽车催化剂需求暴增时曾突破500元/克,达同期黄金1.8倍[4]
中国资环生态链合作对接会浙江专场在杭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6-27 10:42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战略布局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作为国家层面主导组建的全国性资源循环央企,成立8个多月后首次在浙江集中展示发展蓝图,旨在深化央地产业协同,构建资源循环产业生态[1] - 集团及下属10家企业与浙江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围绕"畅通渠道、搭建生态、提升价值、拓展业务"四方面展开对接,系统展示战略规划与业务布局[1] - 集团目标是通过央地合作、企企合作培育"资源循环生态链",锻造"央地发展共赢链"[1] 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业务 - 集团旗下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计划通过项目并购、产学研合作(与杭州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建技术研究院)及智能化平台开发(联合AI/区块链/大数据企业),打造国内领先的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企业[1] - 该公司拟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和机器人技术提升再生资源回收效率,构建"回收—冶炼—加工"一体化闭环链条[1] 智能化技术应用案例 - 合作企业杭州天眼智联开发的AI识别系统可通过拍照实现废料品类识别、成分分析及价值评估,已服务全球160多个国家的超万家企业[1] - 该技术可加速再生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废料即错置资源"理念落地[1] 央地协同发展目标 - 集团强调深化与浙江省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及产业链企业的战略协同,扩大资源循环产业生态圈,实现央地双向赋能[2]
中国稀土(4)日本如何摆脱对中依赖?
日经中文网· 2025-06-23 10:29
稀土依赖与供应链风险 - 日本重稀土100%依赖中国进口 镝和铽等关键稀土现阶段难以实现采购来源多样化 [1][3] -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已导致铃木小型车停产 类似事件在2010年中日对立时也曾发生 [3] - 日本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占比从2018年50%升至2024年63% 无机化学等领域86个品类依赖特定国家 远超美德 [7] 钕磁铁技术发展 - 钕磁铁为日本原创技术 由住友特殊金属(现Proterial)团队1982年开发 主要厂商包括Proterial 信越化学 TDK 大同特殊钢 [2] - 钕磁铁由钕 铁 硼等制成 是EV/HV驱动马达核心部件 [1] 日本企业应对策略 原料削减 - Proterial和信越化学通过工艺优化使重稀土用量较2000年减少90% [4] - 大同特殊钢2016年开发出无重稀土磁铁 已被本田混动车采用 但性能仍逊于含稀土产品 [5] 回收利用 - 信越化学建立边角料/废磁铁回收体系 实现稀土内部循环 [6] - 大金工业将空调用重稀土削减95%以上 正研发完全无稀土产品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企业凭借政府补贴获得价格优势 日本企业难以完全脱离中国供应链 [7] - 日本政府设定2030年钕磁铁自给目标 已向信越化学 Proterial子公司提供回收设备补贴 [7]
湖南高校团队研发固废基“水核能芯”竹篓技术 开辟沙漠生态治理新通道
环球网资讯· 2025-06-09 21:22
生态治理技术突破 - 长沙理工大学孙士权团队在毛乌素沙漠种植的沙柳与柠条发芽率和成活率均超过90%,成功破解该地区沙柳成活率长期难以超过70%的技术难题 [1] - 团队创新研发固废基"水核能芯"竹篓沙漠微生态重构技术体系,利用城市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高肥效、高持水性的沙漠改良营养土 [3] - 竹篓装置能固定流沙、吸收深层毛细水并收集空气中微量水分,实现水分"开源节流" [5] 技术原理与试验进展 - 技术核心为富里酸电子梭体介导工程菌群,通过好氧发酵将城市有机固废转化为沙漠改良营养土,形成"水核能芯"能量源泉 [3] - 2021年起依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开展研究,2023年2月在鄂托克前旗毛乌素沙漠腹地启动试验 [3] - 团队与鄂托克前旗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技术转化意向,计划在1000亩沙漠实验区深化研究 [5] 行业应用前景 - 该技术开辟城市固废处理与沙漠生态治理的协同路径,实现资源循环与环境友好的生态修复新模式 [5] - 后续研究方向包括限域水资源条件下的韧性植被智能化种植、固废基有机持水性沙漠改良土等 [5]
环保2024年报及2025Q1总结:业绩承压,长帆正待顺风行
国盛证券· 2025-05-07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环保行业业绩承压,整体盈利能力下滑,但2025Q1盈利能力有所复苏 [1][17] - 子板块业绩分化,固废治理发展良好,节能、大气治理欠佳 [19] - 双碳持续推进,看好减污降碳目标下成长性强的资源循环板块与高成长性、高股息的公用事业平台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综述:营收增速平稳,盈利略有承压 - 选取97家环保公司作为样本,分为水务、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治理、监测和节能6个细分子行业 [12] - 2024年行业整体营业收入3489.6亿元,同比增速为 -3.3%;归母净利润138.0亿元,同比增速为 -37.7%,或与应收账款回款困难、减值损失计提增长有关 [14] - 2025Q1环保行业营业收入788.3亿元,同比下降1.8%;归母净利润72.5亿元,同比增长4.1%,主要系生产成本降低、投资收益增长所致 [17] - 2024年行业整体净利率略有下滑,整体毛利率24.0%,较去年同期增长0.3pct;整体净利率为4.6%,较去年同期下降2.1pct [23] - 2024年环保行业期间费率有所提升,整体期间费率为15.0%,同比增长0.4pct [25] - 2024年环保行业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83.0亿元(yoy +10.9%),筹资性现金流净额23.6亿元(yoy -60.5%),投资性现金流净流出538.9亿元(yoy +4.9%) [28] - 2024年环保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为59.9%,较去年同期增长1.0pct [35] - 2024年环保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22.2%,较去年同期下降40.4pct [37] 子行业分析 固废处理行业:资源循环蓬勃发展,危废资源化稳步增长 - 2024年固废板块收入1622.6亿元,同比提升6.2%;归母净利润实现72.8亿元,同比下降12.3% [41] - 2024年危废资源化、资源循环板块表现较好,如高能环境营收增速实现37.0%,大地海洋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实现1.0%、55.0%;赛恩斯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7%、100.1%等 [41] - 2024年固废处理板块毛利率为22.5%,同比增长0.7pct;净利率为5.1%,同比下降0.8pct;资产负债率为57.3%,同比上升1.4pct;经营性现金流总额229.8亿元,同比上升26.9% [45] 水务行业:营收保持稳健,利润大幅提升 - 2024年水务板块营业收入为767.2亿元,同比下降0.4%,归母净利润为121.1亿元,同比增加24.7% [49] - 如中山公用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9.2%、23.9%;江南水务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2.4%、24.3%;首创环保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9.7% [49] - 2024年水务运营板块毛利率为34.1%,同比上升2.9pct,净利率为17.3%,同比增长3.4pct;经营性现金流153.0亿元,同比增长7.5%;资产负债率为61.8%,同比下降0.05pct [54] 监测:市场竞争激烈,营收依旧承压 - 2024年监测板块营业收入为102.8亿元,同比下降1.7%,板块归母净利润为 -4.5亿元,同比下降109.5% [60] - 如聚光科技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6%、164.1%;禾信仪器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52.1%;理工能科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12.8% [60] - 2024年监测检测板块毛利率为39.8%,同比增长0.4pct;资产负债率为44.6%,同比增加0.8pct;经营性现金流12.8亿元,同比增长37.4% [64] 水处理行业:需求影响业绩,利润降幅较大 - 2024年水处理板块营业收入为363.3亿元,同比下降6.7%,归母净利润为 -2.1亿元,同比下降111.1% [70] - 如正和生态营收增长118.0%,净归母净利润实现大幅减亏;津膜科技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2.0%、201.3%;力源科技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6.6%、102.9%;深水海纳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分别同比下降21.3%、607.7% [70] - 2024年水处理板块毛利率为25.2%,同比下降1.7pct;资产负债率为58.0%,同比增长1.5pct;经营性现金流33.5亿元,同比下降4.0% [75] - 2024年水处理板块投资收益率大幅降低,同比下降3.3pct,如碧水源确认投资损失2.5亿,同比下降170.9%;节能国祯确认投资损失0.3亿元,同比下降285.2% [81] 大气治理:政策持续加码,竞争加剧导致业绩承压 - 2024年大气治理板块营业收入为345.5亿元,同比下降6.9%,归母净利润为 -5.1亿元,同比下降144.2% [84] - 如青达环保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7.7%、7.3%;元琛科技营收同比增长20.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39.8%;雪浪环境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52.6%、892.6% [84] - 2024年大气治理板块毛利率为18.7%,同比下降2.3pct;资产负债率为65.0%,同比增加1.2pct;经营性现金流47.1亿元,同比增长18.2% [90] 节能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缩窄 - 2024年节能板块营业收入为288.3亿,同比下降35.0%,归母净利润为 -44.3亿元,同比下降437.9% [95] - 如ST聆达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92.7%、262.4%;双良节能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43.7%、242.1%;德固特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4.2%、150.2% [95] - 2024年节能板块毛利率为5.0%,同比下降8.5pct;资产负债率为68.5%,同比增长3.8pct;经营性现金流为6.8亿元,同期相比下降75.8% [100] 投资建议 - 推荐受益碳中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高技术企业高能环境,其在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背景下订单加速释放,危废、垃圾焚烧在手优质项目多,投产加快 [105][107] - 推荐惠城环保,其业绩拐点已至,坚持技术创新,主业切入重大危废项目,废塑料项目稳步推进,业务高成长性值得期待 [107] - 推荐增长稳健,且高分红的洪城环境,其业务成长空间大,多业务驱动业绩高质量增长,高分红、估值合理,配置价值凸显 [106][108]
杭州首家垃圾分类主题餐厅亮相
杭州日报· 2025-04-30 11:19
垃圾分类主题餐厅 - 杭州市首家"分类新时尚"主题餐厅在西湖区文一路物美广场正式亮相,标志着垃圾分类"进餐饮"专项行动进入场景化实践新阶段 [2] - 餐厅由西湖区与肯德基联合打造,重构环保体验空间,通过优化服务体系和创新互动载体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顾客体验场景 [2] 环保公益项目 - 翠苑街道推出环保公益项目,将符合食用标准的临期食材制作成惊喜盲盒,首批试点落地5家餐饮单位 [2] - 配套线上服务平台预计6月上线微信小程序,旨在减少食物浪费并增添消费趣味 [2] 政企合作与行业共识 -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表示餐饮行业是垃圾分类的重要阵地,推动其规范化、精细化对实现全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 - 政府期待与更多"分类合伙人"合作,共同推进"美丽杭州"绿色建设 [3] 环保互动活动 - "万物可循"主题市集设置智能回收设备、垃圾分类趣味游戏、闲置物品绿色兑换等板块 [2] - 市民可通过投递使用过的杯套和杯子参与资源循环计划并兑换环保礼品 [2]
刚刚!“国家队”,重磅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4-21 16:40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成立子公司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近期成立了9家子公司,涵盖有色金属投资、设备资产、电池、机动车、塑料再生、新能源科技、电子电器、绿色纤维和绿色科技研究院等领域 [1][4] - 其中8家子公司注册资本均为10亿元人民币,绿色科技研究院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 [4] - 这些子公司将专注于动力电池、新能源器件、有色金属、绿色纤维、机动车、塑料再生、设备更新和电子电器等细分领域 [1][6] 公司战略布局 - 中国资环集团作为国家层面主导组建的中央企业,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5] - 半年来已与1000余家地方政府、企业及行业机构洽谈,构建再生钢铁、废旧纺织品、新能源器件等基石业务 [5] - 创建全国首个手机安全回收处置链条,形成全国性电子涉密载体销毁处置利用网络 [5] - 计划打造国际领先的"零碳园区"和"示范基地"综合解决方案 [6] 行业发展现状 - 根据《"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预计达5万亿元人民币 [2][8] - 2020年中国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约26%,废钢利用量约2.6亿吨,废纸利用量约5490万吨 [8] - 2020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1450万吨,占国内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3.5% [8] - 预计到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单位GDP能源消耗和用水量分别降低13.5%和16% [8] 政策支持与目标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国资环集团全国性、功能性平台作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资源循环再利用产业集团 [9] - 《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40亿吨,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4.5亿吨 [9]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指出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3.36亿辆,主要家电保有量超30亿台,更新换代可创造万亿规模市场空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