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潍高铁建设项目
搜索文档
“小创新”破解津潍高铁连续梁施工精度难题
中国经济网· 2025-10-17 23:27
项目背景与挑战 - 津潍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沪二通道与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1] - 项目站前六标山东滨州市无棣特大桥全长31.907公里,包含11联连续梁[1] - 施工中挂篮轨道精轧螺纹钢锚固合格率始终不足六成,仅为56.9%[1] - “精轧螺纹钢不垂直”问题占比超72.7%,频繁造成返工并拖慢工期,存在安全隐患[1] 技术创新与解决方案 - 项目团队通过“图纸核查—现场实测—方案优化”的闭环工作路径精准锁定问题根源为构件位置冲突[2] - 创新采用“现场适配调整”方案,在设计规范允许范围内重新优化挂篮行走轨道、垫枕与锚固精轧螺纹钢三者位置布局[2] - 该优化方案具备强适配性,可根据不同连续梁节段施工参数灵活调整,避免资源浪费[2] 实施效果与效益 - 将挂篮轨道精轧螺纹钢锚固合格率从56.9%大幅提升至95.4%[1] - 跨东外环128米、工业八路80米、滨德高速80米三处连续梁的精轧螺纹钢锚固合格率均突破94%,远超85.8%的预设目标[2] - 后续巩固期内合格率进一步攀升至98.6%,施工效率提升40%[2] - 方案减少返工成本,为项目节约费用约6万元[2] 行业意义与公司能力 - 此次技术优化为高铁连续梁挂篮施工提供了可复制的精度控制经验[2] - 展现了公司在工程建设中的技术创新实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