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上风电基础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大金重工递表港交所 华泰国际和招商证券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08:53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大金重工是亚太地区唯一实现向欧洲批量交付单桩的供应商。公司业务已从海上 风电基础装备研发制造延伸至远洋特种运输、船舶设计与建造、风电母港运营等领域,并布局新能源开 发与运营。 大金重工(002487)向香港交易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和招商证券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5年上半年单桩销售金额计算,大金重工是欧洲市场排名第一的海上风 电基础装备供应商,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公司成立于2000年,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国A股首家风电塔桩上市公司。大金重工致力于为全球 大型海上风电开发商提供"建造+运输+交付"一站式解决方案。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从16.4%提升至79.0%,显示"新两海战略"的成功实 施。 欧洲海上风电市场的高壁垒和高附加值是驱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公司已构建全球战略营销 体系。 ...
新股消息|大金重工(002487.SZ)递表港交所为欧洲市场排名第一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供应商
新浪财经· 2025-09-30 05:09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2000年创立,2010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截至9月29日总市值为301.53亿元人民币,是中国A股首家风电塔桩上市公司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核心装备供应商,为全球大型海上风电开发商提供风电基础装备"建造+运输+交付"一站式解决方案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是亚太地区唯一实现向欧洲批量交付单桩的供应商 [1] - 公司的客户主要包括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开发商及风电整机制造商 [1] 业务战略与拓展 - 2023年公司将"两海战略"升级为"新两海战略" [1] - 为满足客户一站式、多样化需求,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已由海上风电基础装备研发与制造逐步延伸到远洋特种运输、船舶设计与建造、风电母港运营等领域,并积极布局了新能源开发与运营业务 [1]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5%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净利润5.4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3% [1]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度的16.6%提升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8.2% [1] - 公司除税前利润率从2022年度的10.3%提升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2.2% [1] 海外市场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海外业务突飞猛进,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显著增长 [1] - 欧洲海上风电市场具有壁垒强、高附加值的显著特点,欧洲市场销售的增长是驱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1] - 公司在欧洲市场收获了良好的国际品牌信誉,并以欧洲市场为基础构建了全球业务网络 [1]
大金重工递表港交所 为欧洲市场排名第一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供应商
智通财经· 2025-09-29 21:12
据港交所9月29日披露,大金重工(002487)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金重工)(002487.SZ)向港交所主板 提交上市申请书,华泰国际、招商证券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5年上半 年单桩销售金额计,大金重工是欧洲市场排名第一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供应商,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 18.5%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9.1%。 大金重工于2000年创立,2010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截至9月29日总市值301.53亿元人民币,是中国A股 首家风电塔桩上市公司。 欧洲海上风电市场具有壁垒强、高附加值的显著特点,欧洲市场销售的增长是驱动大金重工盈利能力提 升的主要因素。公司在欧洲市场收获了良好的国际品牌信誉,并以欧洲市场为基础构建了全球战略营销 体系。公司已在欧洲、日韩等地设置多个常设驻外机构,建立起了覆盖全球海风主要开发地域的营销网 络,未来将以此为基石继续拓展澳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风电海工业务。 招股书显示,大金重工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核心装备供应商,深耕新能源行业近二十年,为全球 大型海上风电开发商提供风电基础装备"建造+运输+交付"一站式解决方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截至2 ...
大金重工出口海工业务交付量和盈利能力实现双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8: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41亿元 同比增长109.48% [1] - 净利润5.47亿元 同比增长214.32%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5.63亿元 同比增长250.48% [1] - 第二季度净利润3.16亿元 环比增长36.63% [1] - 半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0元 [1] 海外业务突破 - 出口海工业务收入占比近80% 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 [3] - 海外海工发运量同比增长超一倍 [3] - 出口业务收入规模同比增长近200% [3] - 累计签单金额近30亿元 [2] - 在手海外海工订单总金额超100亿元 覆盖欧洲北海及波罗的海项目群 [2] 战略转型进展 - 交付模式由FOB延伸至DAP目的地交货 [2][3] - 上半年海外交付全部采用DAP模式 完成16批次全流程承运任务 [3] - 服务范围扩展至远洋运输/船舶设计建造/风电母港运营/新能源开发 [2] - 长期锁产协议规划至2030年 包含40万吨锁产计划 [2] 船舶建造能力 - 自研3个特种船型适配海上风电装备运输 [3] - 首条自研特种重型运输船进入下水准备期 预计2026年上半年首航 [4] - 子公司签署23000DWT重型风电甲板运输船建造合同 金额约3亿元 [4] - 船舶设计载重吨位23000DWT 总长165米/型宽42米 计划2027年交付 [4] 新能源发电业务 - 唐山曹妃甸250MW渔光互补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5] - 自持已并网投运新能源项目规模达500MW [5] - 在建陆上风电项目规模950MW 预计2026年下半年并网 [5] - 上半年新能源发电收入1.25亿元 同比增长5.56% [5] - 上网电量3.98亿度 对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1.36吨 [5]